-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字学基
* 第五章 金文研究 一、何谓“金文”? 指古代铸造或雕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铭;铭文;钟鼎文;彝器款识 丰尊 伯矩簋 二、金文的产生 1.冶铜铸铜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2.青铜器皿演变为礼器 青铜器皿演变为礼器 司母戊鼎 《史记·武帝纪》:“禹(约公元前22世纪在位,夏朝的第一位君主)收九牧之兵,铸九鼎,象九州。” 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青铜时代 殷商铸铜技术的高度发达 日常用具——礼器 族徽,所有权——纪念性铭文 殷商 西周 春秋战国 秦汉 东周 约前17世纪 约前11世纪 前771年 前256年 出现 鼎盛 衰减 延续 三、主要青铜器简介 1.烹饪器 鼎 鬲 甗 2.盛食器 簋 敦 簠 豆 3.酒器 爵 觥 尊 壶 卣 彝 4.盛水器 盘 盉 匜 鉴 四、青铜器的出土与金文研究概况 1.初始阶段——宋前 《墨子·兼爱》:“兼相爱,交相利,此自先圣四王者亲行之。何以知先圣四王之亲行之也?······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 汉武帝时期在汾水上出土“元鼎”。 《说文·叙》:“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 主要特点:视青铜器为吉祥之物。 2.成科阶段——宋(金石学) 赵明诚《金石录》(三十卷)——记载器物出土时间、地点、收藏者及器物内容,是当时现世的金石文字总录。 主要特点:研究兼玩赏 宋代词人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南宋)宣和间内府尚古器······而好事者复年寻求,不较重价,一器有值千缗(mín,铜钱千枚用绳穿在一起为一缗)者。利之所趋,人竞搜剔山泽,发掘冢墓,无所不至。往往千载之藏,一旦皆见,不可胜数矣。” 刘 敞《先秦古器记》(1063年)——描摹器物,考订文字。该书已失传,从欧阳修《集古录》可见大概。 欧阳修《集古录》(一千卷,1063年)——收录上千件金石器物,其中有铭文20多篇,是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 吕大临《考古图》(十卷。1092年)——对所收录的器物绘图、摹文,并于其下列释文。 3.深入阶段——清后 取得成就的原因: (1)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 (2)金文的研究与小学、音韵、训诂、史学等相结合。 孙诒让《古籀拾遗》、《古籀余论》、《名源》 罗振玉《梦郼草堂吉金图》(1917)、《贞松堂吉金图》(1935) 《三代吉金文存》(1937) 王国维《宋代金文著录表》、《国朝金文著录表》 《观堂古金文考释五种》、《观堂集林》 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1931)《金文丛考》(1932) 《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1935) 主要特点:学术性考释研究。 (1)商周青铜器的出土 4.再发展阶段——二十世纪 殷商青铜器的出土 1976年在河南安阳发掘了妇好(商王武丁的后妃)墓。发掘出青铜礼器200余件,青铜兵器130余件,其中有铭文的铜礼器190件。较重要的青铜器有司母辛鼎、妇好偶方彝 等。 司母辛鼎 妇好偶方彝 西周青铜器的出土 齐家村窖藏:1960年在陕西扶风县齐家村发现一窖藏,出土铜器39件,其中几父壶、中义钟、中友父簋等28器有铭。 董家村窖藏:1975年在陕西岐山县董家村发现一窖藏,出土铜器37件,有铭的30件。史料价值较高的有卫鼎、卫盉等。 庄白一号窖藏:1976年在扶风庄白1号窖藏中出土铜器103件,74器有铭。是建国以来出土铜器数量最多,学术价值最高的一批铜器,其中最重要的是有284个铭文的墙盘。 1976年在陕西省临潼县零口农民挖土挖出利簋。 卫盉 史墙盘 利簋 东周青铜器的出土 蔡侯墓铜器:1955年在安徽寿县蔡侯墓中出土青铜器486件。其中有蔡侯申方铜壶、吴光铜鉴等重要铜器。 平山三器:1974年至1978年在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墓中发掘一只铁足大鼎,一只方壶,一只圆壶,三器有铭文1099字。 曾侯乙编钟:1978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65只编钟,铭文总计2800余字。 蔡侯申方铜壶 中山王铁足鼎 曾侯乙编钟 (2)二十世纪金文研究的重要学者 容庚(1894—1983)广东东莞人。1922年经罗振玉介绍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读研究生。历任燕京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研究金文的主要成果:《金文编》(1925)、《金文续编》(1935)、《殷周青铜器通论》(1958)。 杨树达(1885—1956)湖南长沙人。曾留学日本。任教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立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