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真爱教养之道——兼谈“如何协助幼儿处理情绪”
真爱教养之道——兼谈“如何协助幼儿处理情绪”
真爱教养之道——兼谈“如何协助幼儿处理情绪”
真爱教养之道
——兼谈“如何协助幼儿处理情绪”
/百合 案例1,孩子最近学会撕心裂肺得哭,什么事情不如意便如此大发脾气,试图讲道理,没用,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也要坚持。这是执拗敏感期?还是老人在惯的臭毛病?尝试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不让她哭,可是貌似很脆弱的她也会因为一点点其它的不如意而继续大发脾气。抱着她,说爱她,效果也微乎其微。。。
案例2,从春节回后孩子的状态有很大改变,很难配合,对我们说的话,非常排斥,不配合。经常生气,翘着小嘴巴,很久不说话,或者是大闹发脾气,还会讲很多脏话,要不就是很消极,要不就是很闹。有时候和他说句话,叫很多次,都不理。。。
案例3,回老家住了半月后,孩子的脏话特别多,有时玩打闹时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玩疯了都,跟他好说歹说都不管用,是不是有了暴力倾向啊?脾气还特别大,很容易就发脾气或者大哭。。。最近碰到的案例,我想起豆在两岁多的时候,常常被周围邻居评价为爱哭的孩子,尤其爱说男孩子也这么爱哭云云,呵呵,对此我一笑而过,因为心里清楚他们其实只是不理解孩子,也不明白孩子的情绪,这于他们也不了解自己和自己的情绪。其实啊,他们不知道,小时候能够想哭就哭出的孩子,是多么多么的幸福。对于小孩子,心里难受不舒服时,最直接的就是放肆地哇哇大哭一场,如果没有被制止或打断,你看得到的,孩子真的是在全身全心、一心一意地、完全专注地哭,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地在全然地体验那个哭。
在那个时刻,孩子与哭,是如此的合一。而我们多少成年人,走了多少年兜兜转转的路,只不过就是想回到一个这样的合一状态而已。
如果在孩子有负面情绪时,不允许孩子哭,制止或打断孩子,都会让这个情绪能量沉淀在孩子内心当中。
一方面这会象一个定时炸弹,孩子可能在下一次或其它有压力的事中更激烈地爆发出,另一方面,孩子失去了和自己内在链接的一个机会,长此以往,孩子就逐渐丧失了对自己内在情绪的感知能力。
正如我们未曾经历过心里释放的成人一样,可能用抽烟、喝酒、上网、游戏等上瘾行为逃避内在的不舒服,也可能用暴力语言或行为对待他人和环境,以此宣泄自己。
对于情绪、念头的麻木,任由它们无觉知的不停转移,就这样带出了那么多逃避的行为,上瘾症、强迫症、各种暴力方式等等等等……情绪,本是去自然的一种流动能量。在豆两岁时,我曾记录下关于给他的情绪引导感悟,当一岁十个月的他说出“豆豆生气了”的时候,我的心里却满是欣喜,因为:
“当你即便只是能够说出情绪的时候,你就已经开始接纳了它的存在。而多少时候,多少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过自己的情绪是什么。
情绪是人与生俱的遗传,它有正面,有负面,就象世界由阴阳组成一样。正面和负面情绪,也只是象一个硬币的两面而已,它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着的事实,本身没有好坏对错之分,都是一个人当下的真实状态而已。
关于“情绪”etin,这个词,有解释说它于”动作”tin,“运动”veent,
这也能够看出,“情绪”是无法恒常的,它们移动,因此它们才是情绪。
在我们的身心中,每个时刻,总是持续不断地从一个情绪转移到另一个情绪,情绪本质上就是流动的。”
(详见博“引导孩子说情绪” http://blgsinan/s/blg_4f396fad0100bnfhtl )诚然,我们的孩子,他们有时哭是在发泄情绪,有时是想博取关注,而有时,也会是试图掌控大人,但不论哪一种哭,孩子哭的时候都会牵引出内在的一个根的恐惧:不被(父母)爱。
正如一年前豆结束了一段“超级黏人”期后,我记录下的感悟:
“无论我是谁,无论我是怎样的人,无论我做了什么,爸爸,妈妈,你们都能爱我吗?”——这就是孩子心底永远的那个需求,对真爱的需求。
当孩子能够明确这一点的时候,他们会从自父母爱的镜子中认识自己,会懂得接纳与珍惜自己,会感受到他自己的存在价值,会明白他自己是重要的,他是可以有力量的,当他需要时他是有人支持的……
无论孩子在哪一个成长阶段,爱,都是他们永恒不变的终极需求。
当遭到挫败沮丧时,他们需要爱;当伤心恐惧时,他们需要爱;当做错事时,他们需要的也是爱;当孩子故意违规时,他们也在呼唤着爱……
(详见博“只想知道你爱我!——爱的终极功” 孩子若某段时间敏感易哭闹,首先父母要回顾下,最近孩子得到的爱和关注是否足够?近期是否受限制或被否定过多?是否被接纳与倾听少了?……就像上一期读书会主题“爱的语言”当中讨论到的,当孩子不乖闹腾时,需要先看下孩子的“爱箱”是否空了。年前,豆先于我们半个月回老家,从过年期间到年后回家,他都常出现不少“过界”行为,如“侵犯”他人身体、使用粗俗语言,并且也比两月前脾气大了不少,通过观察和与老师的交流,我意识到在离开妈妈的这一小段时间,他可能有一些累积的情绪和压力,被忽略或转移的情感等,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