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RA)综述`.pdf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类风湿性关节炎综述 临床 03-4班 马燕 杨帆 赵筱卓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分型;病因;诊断;治疗;综述 1.概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习惯称类风湿。我国以前的教科书和文 献上曾称为偻麻质斯、慢性风湿病、畸形性关节炎、增殖性关节炎和萎缩性关节炎,以后多 称伪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的文献统一采用类风湿性关节 炎的名称。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消耗性、反复发作、以关节症状为主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多发于女性,其发病率国内尚无精确的统计,估计在 1.08%左右,欧 美国家的发病率较高,约为 0.5~3%【1】。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的多发性小 关节炎,以手、腕、足、膝等关节最常受累。早期可有红、肿、热、痛和关节功能障碍。晚 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直和畸形,并有骨腐蚀和骨骼肌的萎缩,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 作,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 1.1 发展简史 早在 1763 年Sauvages 就曾描述过一种可能发生于急性风湿病后的继发性关节炎:手指 肿胀形如胡桃,但从不象痛风那样形成结石或周期性发作,而常是突然发作,侵犯手脚,并 使手指变形弯曲,且持续存在直至死亡。最早区别 RA 的是巴黎医生 Candré-Beauvais。1880 年他在论文中以“原发虚弱性痛风”(gotte asthénique primitive)记述了本病的大部分 突出表现,并指出此病好发于女性;他认为本病在“原来虚弱”和贫困人中发生,而真性通 风则在强健富裕人中发生。1819 年 Brodie 对 RA 作了比较清楚的描述,指出病变从滑膜炎 开始,继而引起关节软骨损害。 约在 19 世纪中叶 Remark(1858)等根据病变的双侧性和对称性以及有选择地使手臂肌 肉废用等,提出本病继发于脊髓损害的观点,但在脊髓中从未证实有病变。1859 年 Garrod 提出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来代替诸如风湿性痛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等许多其他名称【2】。 1967年 Charcot 对痛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进行了杰出的临床分类。 1896年 Bannatyne 发表了首张 RA 放射线图像。1904 年Goldthwait 首次对“萎缩性”(类风 湿)与增生性(骨性)关节炎进行了分类。1907 年 Strangoways 在研究特殊疾病的剑桥委 员会赞助下,对 RA 进行了病理学探讨,并重新提出 RA 可能是感染所致。1912 年芝加哥的 Billings 提出 RA 是对不同的慢性局灶性感染发生反应的类风湿因子假说,从此开始了对类 风湿因子的探讨。1940年 Waaler 在研究补体结合试验时发现,羊红细胞加入兔抗羊细胞血 清后与某些 RA 患者血清发生凝集反应。1947 年在Rose 实验室中一位患有 RA 的试验员,用 她本人的血清作对照试验,发现与羊红细胞呈高滴度凝集反应。由此 Rose 与Ragan于 1948 年创立了以致敏的羊红细胞凝集反应作为诊断 RA 的方法。以后又经过多次改进,1956 年 Singer 与 Plotz 发表了采用人球蛋白包裹聚苯乙烯乳胶颗粒混悬液作为检查液的新方法, 并迅速得到推广使用【3】。 1.2 流行病学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多见于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区,但在任何气象带均可发生。事 实上,世界上尚无任何地区或民族完全没有 RA【4】。据统计,全世界患病率平均 1%左右, 美国为 3.0%,日本为 0.3%,我国初步流行病学调查为 0.29%【5】,以东北、华北居多。女 性易患本病,女性与男性罹患本病之比例约 2~3:1。RA 可见于任何年龄,但患病率随年龄 而增高,以 40~60 岁为发病高峰【6】【7】,这一情况至少持续至 65 岁以上【8】。发病率与 年龄关系也呈类似趋势。不少资料表明,近年来 RA 在女性中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在男 性则否。其原因尚不清楚,有认为与口服避孕药的普遍应用有关,该药对 RA 具有保护作用。 本病种族间 4 分布存在差异。如美国 15 岁以上白人中,RA(ARA标准中典型 RA 和确定RA) 年发病率约为 67/10 万,但亚利桑那州 Pima 印第安人年龄标化发病率却高达 422/10万【9】, 其他一些北美印第安人也相类似;而美国黑人 RA 患病率则低于白人。RA在香港为一罕见疾 病,但在地理上临近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