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PPT

非法酵革兰阴性杆菌特征 及鉴定思路 张秀珍 内容 非发酵细菌分类 主要非发酵细菌特征 非发酵细菌耐药特征 临床最常分离非发酵细菌鉴定 非法酵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特点 引起临床各科室 人体各部位感染 鉴定比肠杆菌科复杂 耐药谱广 临床治疗困难 非发酵菌的分类和生物学特性 非发酵菌的分类和命名 非发酵细菌原分类: 假单孢菌科 奈瑟菌科 未分科 非发酵细菌现代分类 假单孢菌科 产碱杆菌科 甲基球菌科 根瘤菌科 黄杆菌科 莫拉菌科 未定 临床常见非发酵菌的分类 与鉴定方法相关的分组 假单孢菌科根据rRNA-DNA同源性 研究分为5组 rRNA-I: 假单孢菌属 铜绿 荧光 恶臭 门多萨 产碱 斯氏 类产碱 rRNA II 伯克菌属: 类鼻疽 ; 葱头; 唐菖蒲; 皮氏; 伯克菌属生物学特性 伯克菌属生物学特性 rRNA III 丛毛菌科: 丛毛单胞菌属 食酸菌属 丛毛单胞菌科生物学特性 rRNA IV 短波单胞菌属 缺陷短波单胞菌 泡囊短波单胞菌 rRNA V 寡养单胞菌属或窄食单胞菌属 嗜麦芽寡氧单胞菌 鞘氨醇单胞菌: 16个 少动鞘氨醇有意义 希瓦菌: 希瓦 深海 非发酵菌的分类 非发酵菌的分类 不动杆菌的分类主要生物学特性 不动杆菌的分类主要生物学特性 不动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氧化酶阴性 触酶反应不定 吲哚 H2S 甲基红 VP反应均阴性 不产生赖、鸟氨酸脱羧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 有的种能产生苯丙氨酸脱氨酶 所有种不能还原硝酸盐 大多数能利用枸橼酸盐 无动力,硝酸盐还原阴性 非发酵菌的鉴定 非发酵菌的鉴定 分组法 非法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共同特点 在中国兰或麦康开选择培养基上呈不发酵乳糖的菌落(中国兰上粉红色) 氧化酶大多阳性 有鞭毛或无鞭毛 革兰阴性杆菌或球杆菌 不能发酵糖 色素 鉴定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 基本步骤 初始菌落识别: 在中国兰或麦康开培养基上呈不分解乳糖的菌落 氧化酶 革兰染色 色素 确认非发酵细菌 O/F 鞭毛染色 选择鉴定系统 API 20NE ATB VIEK2Compact等 临床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细菌的耐药特征 铜绿假单孢菌 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孢菌 绿脓杆菌耐药机制 膜蛋白缺失使通透性下降 高产ampC酶; 产ESBL; 产金属酶 泵出机制 铜绿假单孢菌 铜绿假单胞菌的细胞外膜上没有大多数革兰阴性细菌所具有的典型的高渗透性孔蛋白,它的孔蛋白通道对小分子物质的渗透速度仅为典型孔蛋白通道的1%。 产KPC酶 国内: 已在肠杆菌科的多个菌属中有报道。 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菌、沙门菌属、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 该类酶除阴沟肠杆菌可有染色体介导外,其他各类细菌均可为质粒介导,已成为临床治疗难题 如何检测? 产KPC酶的菌株用常规药敏试验不容易检出。 CLSI关于碳青霉烯类的判断标准: 厄他培南≤2μg/ml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4μg/ml 因此,MIC2μg/ml 或4μg/ml的菌株仍可判断为敏感的 警惕:在常规药敏中如遇第三、第四代头孢菌素以及其他的β-内酰胺类耐药的菌株均应该进行稀释法测定碳青霉烯类的对这些菌株的MIC。 检测KPC酶的最佳底物 厄他培南是检测KPC酶的最佳底物。 建议1:可将该药列为常规药敏试验的品种 建议2:对所有具有ESBLs/AmpC酶样表型(即对第三、第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采用纸片法或MIC法(E-试验)进行厄他培南(和其他碳青霉烯类)的测定。 如MIC为2或4μg/ml应视作有产KPC酶和其他碳青酶霉烯酶的可能。 这时应与临床医师联系,并将该菌株送往参考试验室作进一步的研究。 改良的Hodge 试验 0.5麦氏浊度单位大肠埃希菌 ATCC25922涂布MH平板 中间贴亚胺培南(10μg)纸片 接种待检菌的无菌接种环自 纸片外缘向平板边缘划线 35℃过夜培养 结果判断:亚胺培南抑菌圈内出现 待检菌矢状生长者为产碳青霉烯酶 菌株 PCR 扩增试验、DNA测序证实为某种KPC酶 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 对多种窄谱?-内酰胺酶耐药由于TEM-1和CARB型?-内酰胺酶 对新型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是因为产大量染色体头孢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