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吸收、滞留和沉积流向水体的物质,使进入地表和地F水的径流污染物毒性减弱,
从而使污染程度降低并提高水体的水质;(51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许多动
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产力;f6)调竹微气候和美化环境,具有开
展娱乐旅游、文化教育、科研活动的现文和潜在价值r陈吉泉,1996:张建春,
et
200l;Groffman et
a1.,1992:Michaela1.,2003)。
图1水岸带或水陆交错陋f引白BenlamingCummings)
or eGolone
Fig.1Riparian—eaquatic—terrestrial
湖滨带足水岸带的一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rMAB)
委员会对于生态交错带的定义,湖滨带可定义为:湖滨带是湖泊流域中水域与陆
地相邻生态系统删韵过渡带,其特征取决于周期性的水位涨落导致的湖滨的干一
湿交替变化,以及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时问及强度:主要由各类
植被带构成,包括林地、草地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其范围包括陆向辐射带f岸
上带)、水位变幅带(包括受湖浪影响的区域)和水向辐射带(近岸浅水区,水深2m
以内)(颇昌宙等,2005)。
水向辐射带由于长期或经常性受水饱和而经历物质还原反应,形成潜育土,
其卜生长着水生植物。水位变辐带处于季节性水淹状态,表层土壤f}1有机质的积
累超过分解作用,困此腐殖质和自机质含量极高,底层L壤受湖水浸泡呈扶蓝色
的潜育-:形念。陆向辐射带}。壤基本不受季节性湖水的影响,萁形志取决丁其卜
生长的植被及地带性气候的影响。而这三者又共同构成了湿地的范围(图¨。
湖滨带作为水岸带的一类,具有水岸带所有的功能和价值。湖滨带是湖泊生
态系统受人类活动影响艟敏感的部分。 个健康的交错带能使物质通过其界而医
的速度和形式保持适当,使陆地加强“水土保持”,使水域防止“富营养化”。由于
人类不适当的活动,水陆交错带正在变得脆弱。一个脆弱的水陆交错带不能使陆
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尹澄清,1995)。
1.1.2湿地和湿地土壤碳储量
湿地是陆地上巨大的有机碳储库。尽管全球湿地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4%~
Gt=l 2%~
6%,碳储量约为300--600Gt(109t),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总量的1
24%(R0子刚,2004);另一份报道表明是l0%~30%(刘子刚等,2002)。根据一
份对包括植被和深度lm土壤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粗略统计,湿地的单位面
积碳储量是森林的3倍,在所有陆地生态系统中居首(刘子刚等,2002)。如果湿
平均气温将升高O.8~2.5℃(刘子刚,2004)。
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主要是通过有机物进行的,它是与生物循环密不可分
的。湿地植物等初级生产者进行有机物质的生产,形成生物量的积累,然后通过
食物链,经微生物分解为简单的气态产物(主要是C02、CH4等)释放到大气中,
或以其他有机质的形态保留于土壤中。
湿地生态系统90%以上的碳储量储存在土壤中,约350--535
Gt(C),占全球
他类型土壤更长期和储存更多的碳;湿地是多种温室气体的源和汇(刘子刚,
2004)。在自然状况下,多数湿地都是温室气体的“汇”:湿地植物净同化的碳仅
有15%释放到大气中(宋长春,2003)。湿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后,随着水分减
少和土壤氧化性能增强,植物残体及泥炭的分解速率将会大大提高,结果导致湿
地土壤有机碳的损失,而成为温室气体的“源”(田应兵,2005)。据估计,在过去
近200年中,由于湿地转为农田和林地造成的碳素损失约为4.1Gt。全球气候变
化也加剧了湿地碳排放。目前由于气候变暖,湿地水温及土壤温度升高湿地能量
平衡受到影响,导致湿地地表水水位及积水面积变化,进而影响了温室气体排放
OO年来,全球湿地面积减少
强度及湿地碳循环模式。据OECD(1996)统计,近1
约50%。湿地生态系统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