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在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应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RI在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应用

MRI在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应用  【关键词】 MRI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在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0年至2003年13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在多平面上行磁共振扫描,对检查经验进行总结。结果:13例患儿的结果直观、可靠、清晰。结论:磁共振是脊髓栓系综合征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脊髓栓系综合征;小儿;检查   The Applianc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ing in Tethered Cord Syndrome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 the diagnosis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ing in tethered cord syndrome. Method: 13 cases tethered cord syndrome from 2000 to 2003 were examined in multi-plane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ing .Now we summarize the examining experienc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ing in 13 cases tethered cord syndrome .Result: The 13 case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ing result were credible and clear. Concl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ing is the most credible method for diagnosis of tethered cord syndrome.   Key words:Tethered cord syndrome; Children; Examination   本文结合我院2000年至2003年13例脊髓栓系综合征小儿患者的临床资料来分析MRI检查在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为小儿,男9例,女4例;年龄2月至9岁,平均年龄为3.2岁;下肢缩短1例,腰部疼痛3例,遗尿2例,大便失禁1例,生后发现骶部肿物3例,鞍区皮肤感觉异常2例,无症状1例。   1.2 检查前准备:由于小儿在检查中不合作将影响检查结果,故在检查前应根据患儿的体重、有无禁忌症给以适当的镇静剂。此组病人在行检查前30min口服10%水合氯醛+等体积量的50%葡萄糖,10%水合氯醛的剂量为0.5ml/kg。常规取去患儿身上的金属物,让无进入MRI检查室禁忌的家属看护好患儿,同时注意患儿的呼吸。要行加强扫描的还应行普鲁卡因皮试。   1.3 体位与扫描方法:此组病人均取仰卧位,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Vetra 0.5T超导型MRI行常规矢状位、冠状位扫描,部分施行轴状位扫描或抑脂序列。常规采用自旋回波序列(SE),T1加权时间(TR)为550ms,回波时间(TE)为30ms,T2加权时间(TR)3800ms, 回波时间(TE)110ms,矩阵256×256,层厚4mm,层间距0mm,取4次采集平均值成像。   1.4 结果判定标准:以腰2椎体上缘平面作为是否有脊髓低位的标准,在骶1椎体上缘平面测量终丝的直径是否>2 mm作为终丝增粗的标准,结果由两名副主任医师共同判定。    2 结果   2.1 脊髓圆锥低位、增粗的MRI表现:本组13例患者中10例脊髓圆锥位置低于腰2椎体上缘平面,其中1例低于腰3椎体下缘,2例达腰4椎体,3例到达腰4-5椎间隙,4例达骶1椎体上缘。11例在骶1椎体上缘平面脊髓终丝直径>2 mm,其中有2例直径达5mm。脊髓终丝在轴位上显示与背侧的软组织粘连变直。在矢状面或冠状面上可以见到由于含脂肪高显示圆点高信号的终丝。   2.2  脊髓脊膜膨出的MRI表现:脊髓脊膜膨出3例,在矢状位上可见到脊髓脊膜从脊柱裂向背侧突出,2例在骶1以下棘突缺如,1例在骶2以下棘突缺如。椎管后壁缺损不完整形成囊性包块,内含脑脊液、脊髓、脊膜,栓系的脊髓圆锥与背侧软组织粘连,含脂肪组织高呈均匀高信号。   2.3 皮样囊肿的MRI表现:此组中1例皮样囊肿,在矢状位上显示边界清楚的圆住状,T1WI呈高低混合信号,T2WI呈高信号,局部的椎管稍扩大,终丝与囊肿粘连严重而形成牵拉。   2.4 脂肪瘤:此组病人中1例椎管脂肪瘤,在矢状位、冠状位上见到脂肪瘤T1WI均匀类圆形高信号,边界清楚且较锐利,在矢状位上还可以见到终丝与瘤体相连。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脊髓是在椎管内的长圆柱中枢神经组织,其表面有数层被膜及脑脊液包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