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糖尿病患者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健康教育
【关键词】 糖尿病
加强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宣教,使患者对口服降糖药物了解、认识,学会自我护理,达到良好控制血糖,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存质量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教育对象为糖尿病患者,人数187例,男103例,女84例,年龄38~70岁。平均60岁,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8例,中专40例,高中43例,初中49例,文盲17例。患者均有接受糖尿病教育的能力。我们采取书面及幻灯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向患者发口服用药指导手册,讲解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用药剂量、服药时间、方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的处理等,要求患者达到对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用药时间、方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能够复述,对低血糖反应能自己及时处理。
2 宣教内容
2.1 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口服降糖药物主要有两类即磺脲类与双胍类。近年来一些新型的口服降糖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如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及餐时血糖调节剂等。根据这五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服药时间及不良反应,分别做好宣教工作。
2.1.1 磺脲类:磺脲类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促进胰岛素分泌。机制是:磺尿类药物与细胞膜受体结合,使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细胞膜去极化,去极化作用又使电压敏感的钙离子通道开放,允许细胞外钙离子流入到β细胞内,钙离子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因此磺脲类药物与这类受体结合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该种药物刺激胰岛素分泌能力的大小。目前临床应用的该类药物主要为第二代,如格列吡嗪(美吡哒)、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等。由于每种药物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排泄途径不同,临床选择用药也不同,如格列吡嗪(美吡哒)半衰期短,降餐后血糖效果好,老年人使用较安全;格列齐特(达美康)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并发症,适用于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的患者;格列本脲(优降糖)与磺脲类受体结合后不易分离,降糖作用强且持久,白天服药后夜间仍有降糖作用,但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而格列喹酮(糖适平)则属于短效制剂,降糖作用相对弱一些,但该药主要从胆道排泄,因此特别适用于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另外,格列美脲(亚莫利)为第三代磺脲类降糖药物,其与受体结合分离速度快,亲和力低,作用时间短,但降糖作用持久,每日给药一次就能良好控制24h血糖。由于磺脲类降糖药物作用机制是促进胰岛素分泌,所以只适用于Ⅱ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非肥胖者,对肥胖者应注意控制体重,Ⅰ型患者禁用,磺胺类药物过敏者慎用。服药时间为餐前30min,用药期间注意血糖监测,磺脲类药物单药疗效:空腹血糖下降60~70mg/dl,HbA1C下降1.5~2%。此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反应及消化道不适,服药期间注意血糖及肝功能的监测。
2.1.2 双胍类:双胍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抑制肝糖分解,减少肝糖输出,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还可增加周围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改善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此类药物主要有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片、格华止)、苯乙双胍(降糖灵),因苯乙双胍易引起乳酸酸中毒,有被淘汰的趋势。二甲双胍对正常人无明显降糖作用,适用于饮食控制不佳,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与磺脲类药物合用,可改善继发性药物失效;与胰岛素合用可减少胰岛素用量。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药物疗效,此类药物单药疗效:空腹血糖下降59~78mg/dl,餐后血糖下降83mg/dl,HbA1C下降:1.5~2%。一般情况下,单纯饮食治疗无效的患者,单用二甲双胍时,基础血糖通常下降20%以上,餐后血糖下降幅度更大;另外,二甲双胍还有降低体重、降低血脂的作用。此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腹泻、口中有金属味等,为减少胃肠道反应,可指导患者在餐中或餐后服药,从小剂量开始服药。
2.1.3 α-糖苷酶抑制剂: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小肠绒毛粘膜细胞刷边缘上的α-糖苷酶,延缓或减少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主要制剂有拜糖平(阿卡波糖)、倍欣(伏格列波糖)。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唾液、胰淀粉酶的作用下生成只含几个葡萄糖分子的寡糖,这种寡糖还需要在α-糖苷酶的作用下生成单糖(葡萄糖或果糖)后,才能被小肠吸收。生理状态下,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段大部分被吸收,使餐后血糖急剧增高,形成餐后血糖高峰。口服α-糖苷酶抑制剂后,小肠上段的糖苷酶活性大部分被抑制,对葡萄糖的吸收减慢,未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到达回肠,此处的糖苷酶活性本来很低,但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到达这里后使其活性增强,糖吸收增加,因而,服用糖苷酶抑制剂后,可使碳水化合物在全肠道吸收,从而使餐后血糖曲线比较平稳。临床用药中指导患者服药时间为餐前即刻或开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共24张PPT).pptx VIP
- 分析化学英文课件CH01 Introduction 0830.ppt VIP
- 【新】珠海市纳税百强企业名单(权威).docx VIP
- 某水厂反恐应急预案范本.pdf VIP
- 2025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招聘合同制人员1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doc VIP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旋变零位初始角自学习方法及系统.pdf VIP
- 2025年交管学法减分考试题库以及答案(160题完整版) .pdf VIP
- GB50068-201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doc VIP
- 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练习题(附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