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通络胶囊对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影响.docVIP

补气通络胶囊对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补气通络胶囊对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影响

补气通络胶囊对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影响   ; 作者:杨志东, 江晓兵, 梁德, 张顺聪, 姚珍松, 孙志刚; 【摘要】;   目的】观察补气通络胶囊对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均接受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术后加服补气通络胶囊(主要由人参、当归、丹参、川芎等中药组成)治疗。两组均定期随访(术后1、3、6个月和1年),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颈椎病脊髓功能评定计分法(17分制)评定脊髓功能及复查颈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侧位片,评估两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椎间植骨融合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脊髓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组术后6个月的脊髓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根据JOA分值改善率进行评比,对照组术后优36例,良15例,一般9例,差2例,优良率为82.3%;治疗组术后优31例,良13例,一般6例,差0例,优良率为88.0%;两组比较,术后6个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植骨融合率均达到100%。【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取得良好疗效;补气通络胶囊对其临床疗效能够起到强化作用,有利于患者的功能康复。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外科学 脊髓型颈椎病/中药疗法 补气通络胶囊/治疗应用   脊髓型颈椎病是骨科的常见病,随着社会人口日趋老龄化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其发病率及发现率明显上升。本病易损伤脊髓,如诊断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造成肢体瘫痪,甚至可危及生命。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1-2],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用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手术并发症少。我们对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予以补气通络胶囊治疗,旨在探讨该方对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112例均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专科的住院患者。治疗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8.34岁;病程0.5~8年,平均病程4.7年;术前JOA(日本骨科学会颈椎病脊髓功能评定计分)评分为(9.64±1.92)分。对照组62例,男37例,女25例;平均年龄49.56岁;病程0.4~7年,平均病程4.5年;术前JOA评分为(9.20±2.20)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术前JOA评分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影像学资料; 全部病例均行颈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侧位片、颈椎MRI检查。治疗组50例中,颈椎间盘单节段突出19例,2节段突出24例,3节段突出6例,4节段突出1例。对照组62例中,颈椎间盘单节段突出24例,2节段突出29例,3节段突出9例,4节段突出0例。两组椎间盘突出节段分配的差异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式,具体如下:直视下或支纤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气管吸入全身麻醉,仰卧位,轻度后伸左偏位,把握后伸的程度,避免过伸导致脊髓损伤。取右侧横切口或斜切口(3节段病变者),显露病变节段,C臂机术中透视定位。单节段者以双侧颈长肌内缘为界线,切除颈椎间盘,使用颈前路撑开器撑开椎间隙,切除椎体后缘骨赘及突出髓核以达到减压目的。2节段以上者,19例行椎间盘切除减压(步骤如前),50例采用椎体次全切除减压,使用咬骨钳以双侧颈长肌为界线咬除椎体骨质,减压至椎体后缘,再使用磨钻将椎体后缘骨质磨薄,寻找突破口后用超薄枪状咬骨钳逐步去除椎体后壁、去除突出髓核或同时切除后纵韧带,检查减压彻底。植骨完毕行钢板固定,透视确定钢板螺钉位置良好。   1.3.2; 术后处理; 两组病例均于脊髓减压术中,使用甲泼尼松粉针剂80~160mg/d静滴,关闭切口时保留负压引流;术后常规使用激素(甲泼尼松粉针剂80mg/d或地塞米松10mg/d),静滴甘露醇(125mL/次,2次/d);使用抗生素3~5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自可进食起服用补气通络胶囊(广州中医药大学院内制剂,主要由黄芪、人参、当归、丹参、川芎等组成),1.5g/次,3次/d,连服3个月。两组病例术后起床活动时戴颈托制动3个月,并定期随访(术后1、3、6个月和1年复查颈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侧位片)。   1.4; 评价方法;   1.4.1; 疗效评价; 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颈椎病脊髓功能评定计分(17分制),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