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测量脉搏 脉搏(pulse) 随着心脏节律的收缩和舒张,动脉内的压力也发生周期性的改变,导致血管壁产生节律性的搏动。 1.脉率(pulse rate):每分钟脉搏搏动的频率 2.脉律(pulse rhythm):脉搏的节律性 3.脉搏的强弱 4.动脉壁的情况 一、正常脉搏的生理变化 1.心动过速(tachycardia) 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 2.心动过缓(bradycardia) 成人脉率每分钟少于60次 (一)脉率异常 1.间歇脉(intermittent pulse): 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称间歇脉。 2.脉搏短绌(pulse deficit):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之。其特点为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二)节律异常 1.洪脉(full pulse):心输出量增加,周围动脉阻力较小,动脉充盈度和脉压较大时,则脉搏强而大 。 2.丝脉(thready pulse):心输出量减少,周围动脉阻力较大,动脉充盈度降低时则脉搏弱而小 。 (三)强弱异常 3.交替脉(alternans pulses):指一种节律 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 4.水冲脉(water hammer pulse):脉搏骤起 骤降,急促而有力。 5.重搏脉(dicrotic pulse) 6.奇脉(paradoxical pulse) (三)强弱异常 (四)动脉壁异常 (一) 测 量 部 位 (二) 操 作 步 骤 正常脉搏测30秒 脉搏短绌测1分钟 血压(blood pressure) 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一)影响血压的因素 每搏输出量 心率 外周阻力 动脉管壁的弹性 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 (二)正常值及生理变化 1.正常血压 收缩压 90~140mmHg 舒张压60~90mmHg 2.生理变化 年龄 性别 体位 情绪 1.高血压(hypertension) 血压140/90mmHg 2.低血压(hypotension) 血压90/60~50 mmHg 水银血压计 无液血压计 电子血压计 (一)血压计种类 三 护理措施 (二)血压的测量 1.用物准备 2.病人准备 体位舒适 情绪稳定 三 护理措施 (二)血压的测量 三 护理措施 3.测量方法 呼吸(respiration) 是机体与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 * 1、简述正常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的生理变化。 2、识别病人生命体征异常的变化。 3、叙述正确测量、观察、记录生命体征的方法。 4、复述为高热病人及呼吸困难的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5、正确实施氧疗和吸痰操作。 6、树立生命体征测量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测量血压 生命体征(vital signs) 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总称 体温的测量 测量口温 第一节 ( 一) 分 类 1.体核温度:身体内部胸腔、 腹腔 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2.体表温度:皮肤温度 一、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 体温 产热 散热 食物氧化 骨骼肌运动 化学方式 辐射、传导、 对流、蒸发 物理方式 肝脏、骨骼肌 皮肤、呼吸 排尿、排便 1.正 常 体 温 腋温-0.3~0.5℃ 口温36.3~37.2℃ 肛温+0.3~0.5℃ 2.生理变动 1)昼夜差异 2) 年龄差异 3) 性别差异 4) 其他 1.发热(fever, pyrexia) 由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中枢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 1)发热程度的判断 低热 37.3~38.0 ℃ 中等热 38.1~39.0 ℃ 高热 39.1~41.0 ℃ 超高热 41 ℃ 2)分 期 体温上升期:产热散热,病人寒战、皮 肤苍白、干 燥、无汗 高热持续期:产热=散热,病人皮肤潮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特种作业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DK-金检机说明书(20110823HJ)-2.doc VIP
- SHT 3178-2015- 加油站用埋地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
-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ppt VIP
- 2025-2026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三起)(2024)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pdf VIP
- 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行星滚柱丝杠——高精技术集成之作,人形机器人线性关节 -2024-.pdf VIP
- JEDEC JESD47L(中英文对照版).pdf VIP
- 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课件(共28张PPT) 2025-2026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pptx VIP
- 科普版英语五年级上册单词默写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