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微观世界及其探索.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意: *除了质量的微小差异和和电荷差异外,质子和中子性质相 似,统称为“核子”; *各种元素的表示方法: 质子数(原子序数) 中子数 核子数(质量数) 元素种类 例: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称为“同位素” 重氢(氘核) 超重氢(氚核) 氢核(氕核) 特点: 1.核力是一种强相互作用力,比库仑力强。 对核力的研究,一是通过对核性质和核子-核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以了解核力的性质(实验) ,另一种是从核子具有内部结构的观点出发研究核力的形式(理论)。 2.核力具有电荷无关性?。实验表明质子-质子、中子-中子以及中子-质子之间的核力都近似相等。 二、核力:核子与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原子核的密度 4.核力有饱和性。每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是常数,与核子总 数无关,使原子核不可压缩,密度近似为常数。 3.核力是短程力,只有核子的间距为原子核的尺度时才有相互作用力,超过10飞米核力即消失。 在0.8~2.0飞米范围内,核力是较强的吸引力,比电磁力大100?多倍;在更短的距离内为强排斥力,存在排斥芯,它阻止核子进一步接近,使核有一定体积而不致于坍缩?。 r O f 三、核能来源 爱因斯坦质能公式: 1、原子核的结合能:所有核子聚集到一起时所放出的能量。 将Z个质子和N个中子结合到一起释放出的能量为: 忽略掉电子结合能 2、比结合能:原子核中每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 例题 已知: 氘核 的结合能: 氘核的比结合能: 3、核能的来源方式: 1939年,德国化学家哈恩和他的同事史特拉斯曼意外地发现了通过核裂变释放原子能的方法。 (1)重核裂变:一个重核裂变为两个中等质量的核。 动画:重核裂变 原子反应堆:如果以中子撞击铀原子,那么有些中子就会撞击到铀原子核,使它分裂为二,这就是核分裂,这些分裂的原子核会放出中子和其他粒子. 倘若其中有一个中子再撞到另一个原子,又会使这个原子分裂,并放出更多的中子。如果上述方法能够使足量的中子释放出来,则它们便会产生一个连琐反应而释放大量能量。 1942年,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在美国完成了全世界第一个在控制条件下产生的原子核链式反应。原子能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军事领域。 (2)轻核聚变:两个轻核聚合成一个较重的、平均结 合能较大的核而获得结合能释放的方法。 A、氘核+氚核 氦核+中子+能量 B、氘核+氘核 氦核+中子+能量 氢弹:1948年,美国的科学家们利用核聚变的原理制造出了氢弹。氢弹的摧毁力是第一颗原子弹的七百倍。 在氢弹中两个核聚合在一起产生热核反应,刚好与裂变相反。氘和氚是两种不同的氢,这两种原子核聚变后,变成一个氦核,放出一个中子,并释放巨大能量。用7克氢核燃料能够产生6吨煤的能量,而且氢核燃料是从水中提取的,用之不尽,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也只是现在能源的1%。 核聚变反应不仅能释放出超强的能量,而且反应的生成物是稳定的元素,没有放射性污染,可以彻底解决核废料和核泄漏的问题。一旦核聚变能被利用起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人类将完全摆脱能源危机。 四、放射性衰变 2、 衰变:核电荷数改变而质量数不变的核衰变。 (1) 衰变 (2) 衰变 (3)轨道电子捕获 1、 衰变:放射性核放射 粒子衰变为另一种核的过程。 3、 衰变:一个核由于某种原因被激发到激发态,当处 在激发态的核退激时将放出 射线。 性质:波长非常短的电磁波 五、原子核的分析方法 1.中子活化分析: 通过中子与样品中的待测原子核发生核反应,生成新的具有放射性的核素,并会接连放出γ射线。通过测量γ射线的能量和强度来判断待测原子核的种类和数量。 例:对岩矿样品进行分析; 拿破仑死亡之迷。 ∴可表示其他半径为 ---玻尔半径 当n=1时,E1=-13.6eV称为基态,即能量最低的定态 各激发态也可写为 称为激发态 n=2,3...分别对应 ①氢原子轨道半径为: ②氢原子能级为: 结论:主量子数增大时,半径增大,能量增大。 动画:玻尔氢原子能级 lyman Balmer Paschen Brackett 4、玻尔模型的困难 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 但是玻尔模型仍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 (1)它把电子看作经典粒子在静电力作用下绕核运动, 但是硬规定此过程中不产生电磁辐射; (2)玻尔理论能够解释电子跃迁时发射或吸收的光子的频 率与能级差之间的关系,但无法解释有些情况下电子 不能跃迁的原因,也无法解释电子在能级间的跃迁几 率不相等的现象; (3)电子轨道角动量量子化条件的引入没有适当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