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群书治要》中的农业治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oc
《群书治要》中的农业治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中国承传已久的古训。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大力发展农业,是巩固国家政权基础,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和谐、安定民众生产生活的重要举措。在城镇化高速推进、工商业及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农业发展的地位与前途、国家农业政策的制定与考量,都成为理政者更应关注的问题。《群书治要》作为治国理政规律、经验之集大成,其中的农业思想,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农业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治理的目标,简单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持民众生活;二是提升人民道德素养,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西方管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是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生理与安全的需求更多是需要物质资料的满足。一国的经济、军事、外交、安全等是实现其目的、满足其要求的重要手段;而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一旦离开道德教化则很难得以实现。物质资料与道德素养在国家治理中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物质资料的充实,为道德修养的塑造提供了基础,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而道德境界的提升也为物质资料的保存与运用提供了必要保证,正所谓:厚德载物。
(一)农业是治政之本,治国当唯农是务
《群书治要管子》中这样记载: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国富则安乡家,安乡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不怨也。民贫则轻家易去,轻家易去则上令不能必行,上令不能必行,则禁不能必止,禁不能必止,则战不必胜,守不必固矣。夫令不必行,禁不必止,战不必胜,守不必固,命之曰:寄生之君。此由不利农少粟之害也。粟者,王者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治国之道也。
一国之资源,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个是物质资源,一个是人力资源。西方管理学中将对资源的配置与调度看作是管理活动中极其重要的内容;而人力资源在其中又有着突出的地位和作用。《群书治要管子》中将为民除害兴利看成是是民众安定和谐的根本因素,而利害之别就在于是否以农业为标准。在以农业为主的古代社会,粮食成为国家富裕与否的显著标志。自古以来,农业兴,则国家富、百姓安;如果农业受损,民众则会为了生计而远走他乡。人口的大量流动,使得国家政策不能令行禁止,并对国家军事防御构成威胁,如此一来,国家将处在动荡不安的边缘。由此看来,农业与一国行政、军事紧密联系,成为王事之本、治国之道,从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绝不能等闲视之。《群书治要孔子家语》中曾说: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
《群书治要三国志》中则说: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女不织,或受其寒。是以先王治国,唯农是务。古人认为:一个农夫不耕种,就会有人因此受饥饿;一个妇女不纺织,就会有人因此受寒冷。所以,先王治国,一心想搞好的就是农业。《群书治要礼记》中,则旗帜鲜明地表明: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国家没有九年的储备,是不富足;没有六年的储备,是危急;如果连三年的储备都没有,就已不称其为国了。可见,古人对农业以及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
(二)农业是兴德之本,道德是为政之基
在中国古代治国理念中,道德居于及其重要的位置。《群书治要新语》中说道: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故尊于位而无德者绌。富于财而无义者刑。贱而好道者尊。
贫而有义者荣。夫酒池可以运舟。糟丘可以远望。岂贫于财哉。统四海之权。主九州之众。岂弱于武力哉。然功不能自存。而威不能自守。非贫弱也。乃道德不存乎身。仁义不加于下也。故察于利而惛于道者。衆之所谋也。果于力而寡于义者。兵之所图也。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敏于行而慎于言。所广功德也。故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治理国家当以道德教化作为根本的措施,而道德教化的具体落实则是在于仁义。在《群书治要文子》里面则讲到:故善为政者,积其德。德积而民可用也。
善于做领导的人,善于从事政事的人物,要积其德,积其德就是不断地积累自己的德行,不断地让自己修好身。真正德积而民可用也,真正有德行的人,大家都会愿意来为你效力,你做一项决策,大家都会拥护你。对于领导者如此,对于一般百姓也情同此理,国君无德尚且身败名裂,更何况本身没有多少财富、没有多大权力的普通民众呢?所以《大学》中讲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群书治要说范》这样记载:凡奸邪之心,饥寒而起。
淫佚者,文饰之耗,雕文刻镂,害农事者也,文绣纂,伤女功者也。农事害则饥之本,女功伤则寒之源也。饥寒并至而能不为奸邪者。未之有也。凡治理国家者,无不希望自己国家的百姓没有奸邪之心,没有违法犯罪之行,人人道德浑厚,自然天下大治。然而百姓无邪心邪行是有原因的,如果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生命安全都受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X第一学期家长会主持词 .doc
- 2040年世界能源发展展望.doc
- 20世纪中国美学史的研究的不足及转向规律.doc
- 21世纪以来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进展,货币银行论文.doc
- 21世纪以来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进展.doc
- 21世纪俄罗斯哲学的价值取向与研究.doc
- 21世纪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应问题的对策 .doc
- 21世纪财务会计发展的新趋势-会计信息化.doc
- 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征求意见及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等.doc
- 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诊疗研究,中西医结合论文.doc
- Unit 5 Days of the week 第1课时 Join in 外研剑桥英语(2024)三年级下册.pptx
- 第五单元第3课时 笔算减法(1)(课件)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024).pptx
- Unit 3 Learning Better Part B Read and Write(课件)-三年级英语下学期(人教PEP版2024).pptx
- Unit 4 My Body 复习(课件)新蕾快乐英语一年级下册.pptx
- 1 热爱中国共产党 课件 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2024.pptx
- Unit 6 Lesson 3 How many books(课件)鲁科版(五四学制)(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Unit4 第3课时Hit it big & Wrap up三年级英语下册(外研版三起2024).pptx
- Unit 5 What time is it Get ready & Start up(课件)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pptx
- Unit 4 What’s your hobby(课件)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pptx
- Unit 1 Lesson 4 My favourite food课件 三年级英语下学期(冀教版2024三起).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