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恢复性司法的理念依据、特点及其与未成年案的契合.doc
恢复性司法的理念依据、特点及其与未成年案的契合
未成年人犯罪是长期困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顽疾之一,我国也不例外。未成年人依照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是指未满 18 周岁公民。而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未成年人案件就包括了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实行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八种犯罪以及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承担着历史和社会赋予的重任,因此未成年人犯罪往往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反思。如何遏制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和挽救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关系着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正如习近平所言,每个人都是从孩子开始的。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其实未成年人犯罪在国外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针对此,形成了福利模式、犯罪控制模式以及恢复模式。2012 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未成年人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和刑事和解制度,为建立我国未成年人案件引入恢复性模式奠定了法律依据。
一、司法模式
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司法模式分为国家司法模式、恢复性司法模式和协商性司法模式,国家司法模式指的是以国家为核心来解决问题,将所有犯罪的追诉权垄断在国家手中,协商性司法指的是诉讼主体通过协商等途径达成协议以解决刑事争端的司法模式,而恢复性司法是指运用恢复性过程和目的来实现恢复性司法结果的一种方案,其理念为违法行为反映出违法者的社会不适应性,而恰当的应对措施应该是通过重新建立二者之间的一种良性关系,尽量将违法者重新纳入社会之中。也有的学者直接将司法模式二分为传统司法模式和恢复性司法模式,并将后者视为对前者缺陷的克服。
国内学术界关于恢复性司法概念的通说基本于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运用恢复性司法方案于犯罪问题的基本原则》的宣言方案,恢复性司法( re-storative justice program) 包括了恢复性过程和恢复性结果: 恢复性结果是指作为恢复性过程的结果的任何方案如赔偿、社区服务等方式实现被害人、犯罪人和社会关系的重新整合,使得犯罪人能够得到纠正和重新返回社会,被犯罪所破坏的社会关系能够得到修复,而恢复性过程则是吸收被害人、犯罪人和其他任何可能受犯罪结果影响的人都参与到消除犯罪问题所产生影响的过程,将过去被国家所垄断的司法资源交由社会行使,有利于实现犯罪人和被害人的真正和解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恢复性司法模式要求犯罪人自行修复自身行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主动承担犯罪行为的所带来的责任。也正是在这个和被害人沟通的过程中,犯罪人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行为给他人和社会所带来的痛苦和伤害,从而实现自我反省自我悔悟自我救赎,最终回归到社会。而对于被害人来说,由于参与到犯罪人的司法过程中,可以真实了解到犯罪人的情况,掌握犯罪发生的过程和原因,这有利于被害人把自己从受害者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不再心怀怨言,死抱住创伤不放,从而开创崭新的人际关系。他们给予罪行的制造者以机会,从内心的愧疚、愤怒和耻辱中解脱出来,这样便形成了双赢的局面。具体到未成年人案件,很多是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和容易冲动导致的。并且未成年人年纪小,品行在未来能够重新塑造。如果将恢复性司法模式引入未成年人案件中,给未成年人真诚悔过的机会,可以使未成年人重新融入社会和避免再次犯罪。
二、恢复性司法的理念基础
德国学者施奈德指出社会本身的变革,即其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本身的改变,倾向于以和平方式来解决冲突,这些对于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犯罪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国家不得从被害人和刑事罪犯中溜之大吉,相反,它们必须与社会一起,共同致力于恢复和平。根据我国学界关于恢复性司法理念基础的通说,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一) 报应刑向目的刑的转变
从恢复性司法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是对传统司法模式的失败的一种反思和超越。传统司法模式是以刑事古典学派理论为指导,该理论认为犯罪是个人反抗现有统治秩序的行为和对政府权威的挑衅,这种理论的逻辑结果就是刑罚是国家对刑罚的专属垄断。统治者高举权力大棒肆意处罚敢于威胁其统秩序治的犯罪行为,只将着重对犯罪如何惩罚以儆效尤,正如有学者所说刑事古典学派的刑罚理论中,只有惩罚的概念而无纠正的概念。
但是这种刑事高压政策在后来被认为是某种程度上的失败,因为到了 19 世纪末,社会犯罪率居高不下,累犯、惯犯层出不穷,甚至某些监狱人满为患。人们开始反思这种报应刑罚的合理性,有人开始批评传统司法模式和报应刑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