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鲜于枢“复古”的书学思想和书法作品.doc
鲜于枢“复古”的书学思想和书法作品
元代书法是复古的时期。二王的一套笔法在宋朝已经被人忽视,尽管有米芾提倡古法,和黄庭坚暗用古法,但是,晋唐的真实面目已经改变了。到了元代书法又走向了回归晋唐古意、复兴古法的路子,是谓书法史上的复古。潘伯鹰先生在 《中国书法简论》 中认为:(复古) 这一恢复力量几乎是赵孟頫一个人的力量。这种说法固然有其道理,但并非绝对,因为一种书法思潮可以由一人提出,但更需要一大批书法家去实践才能够形成。
而且这种思潮并非完全是由赵孟頫一个人提出的。鲜于枢就是元代书法复古思想的另一位主要提出者。鲜于枢,字伯几,一作伯机,号困学民,又号虎林隐士、直寄老人等。鲜于枢和赵孟頫同为元代书法巨擘,有南赵北鲜之称。鲜于枢对元代书法复古书风的形成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可谓元代复古书风的中坚力量。其复古书法思想主要表现在书学思想和书法作品两方面。
一、书学思想方面
1.鲜于枢本人的书学评论
鲜于枢的书学着作没有形成专门的书籍。大多是以诗论书,书画题跋,别有特色。近人马宗霍论及宋代书法时说:终宋之世,帖学大行,而书道乃陵迟矣。董玄宰也称宋人书取意,自以其意为书,非能有古人之意。宋代阁帖盛行,书家们认为学二王就是走上了邪路,宋代人用自己的意来书写,实际上是就是没有法度。所以有人认为,宋代的书坛恶札充盈。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也这样认为:
书学莫盛于唐,然人各以其所长自见,而汉魏之楷法遂废。入本朝来,名胜相传,亦不过以唐人为法,至于黄、米而欹倾侧媚,狂怪怒张之势极矣。
这里除了对黄、米有些偏见之外,基本内容是符合事实的。有元一代,之所以会出现复古尚法,都是因为自宋以来古法古意的丧失。鲜于枢崇尚魏晋古法古意的书学思想正是在这样的书法氛围中蕴育产生的。
首先,对晋人书法的推崇。在鲜于枢复古书学思想中,他最为推崇的是王羲之。他题 《定武五字损本兰亭卷》 云:兰亭墨本最多,惟定武石刻全右军笔意。此薛绍彭家所拓者,不待聚讼,知为正本也。定武兰亭传为欧阳询根据王羲之的真迹临摹上石的 (一说以右军真迹勾勒上石),故最为接近王羲之的原作。
他多次作 《题赵模拓本兰亭后》、 《题唐摹兰亭墨迹》 (神龙本),表达了他对王羲之书法的崇敬之情。他千方百计地各处收购真迹,以便从真迹上弄清书法用笔的。他看到赵模本兰亭后说:元章老去不及见,却见苏家评甲乙,以为米芾未见赵摹本乃是一大遗憾。米只从苏才瓮处购得褚河南拓本,这样品评优劣,显然是隔了一层。他看到王羲之《眠食帖》 后说:右军云:吾书比之张草,犹当雁行。观此,乃知右军之言诚为过谦。其余则子昂说法已竟,不须重说偈言也。此前,赵子昂曾题:此帖章草,奇古雄强,精神逼人。鲜于枢看过真迹后,除了赞同赵题外,还觉得右军过于谦虚,在他看来,右军胜过张芝。那么,鲜于枢崇尚的右军笔意究竟指什么内容呢?他没有细说。但我们可以从他这些书法批评的言论中得到一些启示。即他对王羲之的崇敬之情与推崇之意是溢于言表的。他与赵孟頫 《论草书帖》 中说:张长史、怀素、高闲皆名善草书,长史颠逸,时出法度之外,怀素守法,特多古意。高闲用笔粗,十得六七耳。至山谷乃大坏,不可复理。这里他批评张旭书法脱离了法度,而称赞怀素守法,因而有古意。所谓的法和古意指的就是王羲之的笔法。另外,这一点也可以从他的另一个题跋中可以看到,他自题的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草书卷》 说:海岳公有云:今世所传颠素草书,狂怪怒张,无二王法度,皆伪书。东坡谓:吴门苏氏所宝伯高书隔帘歌以俊等草,非张书。诚然,枢作草颇久,时有合者,不敢去此语也。这里说的意思是,导致颠素狂怪怒张的原因,就是少了二王笔法。他自己作草,常常以合乎二王的法度为准绳。这是他的审美趣尚,也是他引以为傲的根据。
除了王羲之,他还推崇钟繇,他曾说:书家之有钟王,犹儒家之有周孔。今之学者出口惟云二王,而不言钟,犹称孔子、孟子,而不言周公也。他自己的小字就学钟,可见他对魏晋书风是非常痴迷的。
其次,他对唐人和宋代名家的书法也是大加称赞的。他对欧阳询的 《化度寺碑》 题跋说:信本书始方而长,与隶替近,在诸碑中第一。认为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京兆府本无裂者乃佳。 《化度寺碑》、 《孔子庙堂碑》都是唐楷中的精品,楷法完备。鲜于枢钦佩的正是这种法度。他称赞颜真卿的 《祭侄文稿》 是天下行书第二,余家法书第一。对于宋代的书法,他也有所选择的吸收,他跋《蔡襄谢赐御书诗》 说:蔡忠惠公书为赵宋法书第一。此玉局老人语也,今观此帖,蔼然忠敬之意见于声画,又不可与 《茶录》、 《牡丹谱》 同日言也。鲜于枢在这里说的蔼然忠敬之意也就是赵孟頫题该帖所说的法度严密,无一豪放纵意,此可见古人用笔不苟也。蔡襄的 《谢赐御书诗》机构严谨,法度紧密,神采端和,在鲜于枢眼里已经胜过了《茶录》、 《牡丹谱》 二帖。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