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论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理论
浅论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理论
1、相关定义
1.1、协商民主的概念
针对”Deliberative Democracy”一词翻译混乱的局面,本部分作者首先从”协商” 的词典含义对”协商民主”的译法进行了分析。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协商民主”概念 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协商过程则集中体现为”公开辩论”与”公共利益”两个核 心概念上的观点。
1.2、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阐述
1.1 基本概念界定1.1 基本概念界定 1.1.1 公民参与1.1.1 公民参与 公民参与作为现代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视角给出了 不同的定义: 公民参与理论的先驱——安斯坦(Sherry Arnstein,1969)在其著作中写道, “公民参与是一种公民权力的运用,是一种权力的再分配,使目前在政治、经济等 活动中,无法掌握权力的民众,其意见在未来能有计划地被列入考虑。” 公民参与是”公民自愿地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 “所谓公民参与,是指公民或公民团体为实现自身利益通过合法方式试图介入 和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 公民参与是指”公民为了争取、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参与社会政治过程, 以直接、间接的方式影响政治决策的行为”。 我国著名学者俞可平在其《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意义》(2007)一文中对公民 参与做了如下定义:”公民参与,通常又称为公共参与、公众参与,就是公民试图 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一切活动。”同时对公民参与的三个基本要素做出了解 释:”一是参与的主体。公民参与的主体是拥有参与需求的公民,既包括作为个体 的公民,也包括由个体公民组成的各种民间组织。二是参与的领域。社会中存在一 个公民可以合法参与的公共领域,这一公共领域的主要特征是公共利益和公共理性 的存在。三是参与的渠道。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渠道,公民可以通过这些渠道 去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 本文中的公民参与是指公民个人或公民团体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参与公共事 务管理,针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观点的活动,以此来促使公共政策的决策合法化, 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本文中的公民参与,既包括政治参与,也包括所有涉及公共 利益、公共事务的参与。 Sherry R Arnstein.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 ] . Journal of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 ,Vol 35 ,No. 4 ,July 1969 ②莫泰基.公民参与-社会政策的及时[M].中华书局,1985:23 贾清萍,廖晓明.从新公共服务理论引发出对公民参与的反思[J].行政方法,2009(2):26-28 郭道晖.政府治理与公民社会参与[J].河北大学学报,2006(1):4 7
1.3、协商民主的概念
我国学术界一些学者认为协商民主一词是美国克莱蒙特大学约瑟夫 毕塞 特(Joseph Bessett)于 1980 年在《协商民主:共和国的多数原则》一文中首先 阐述的。 接着”1987 年,伯纳德 曼宁发表了《论合法性与政治协商》,论证 [美]约 埃尔斯特主编. 周艳辉译.协商民主:挑战与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2 这个观点在武汉大学法学院李龙教授的论文”论协商民主——从哈贝马斯的商谈论说起”,天津南 开大学教授季乃礼的论文”个人主义、协商民主与中国的实践——以哈贝马斯的协商政治为例”,广东商 广州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20 了协商民主的诸多原理。1989 年,乔舒亚 科恩(Joshua Cohen)发表了《协 商与民主合法性》,为协商民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乔舒亚?科恩指出, “协商民主是指一种事务受其成员的公共协商所支配的团体。这种团体将民主 本身看成是基本的政治理想,而不只是将其看成是能够根据公正和平等价值来 解释的协商理想。” “对埃尔斯特而言,具有合法性的政治选择必须是自由、 平等、理性的行为人之间协商的产物。按照埃尔斯特的理解,协商民主可以拆 解为两部分:即协商与民主,民主意味着任何集体决策必须经过所有会受到影 响的公民或其代表者参与而达成;协商则意味着决策的过程是以讨论的方式进 行的,且参加讨论的公民或其代表者必须珍视理性与公正的价值。” 1999 年,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者在曼彻斯特大学举行了一次学术研讨会, 集中讨论了公共协商的规范概念、协商民主规范理想所需要的制度机制等内容, 并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协商民主的有力论据。” 最后罗尔斯和哈贝马斯的推动使 得协商民主声势大振,尤其是哈贝马斯以话语理论为基础,将民主的核心从 偏好的聚合转向偏好的改变,从而使协商民主真正地成为上个世纪末最引人 瞩目的民主理论。 国内研究协商民主的文章颇多,学者们对协商民主的理解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