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城市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以长春市贫困居民的一日三餐为例.doc

浅论城市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以长春市贫困居民的一日三餐为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论城市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以长春市贫困居民的一日三餐为例

浅论城市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以长春市贫困居民的一日三餐为例 1、相关定义 1.1、贫困的定义 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始于对贫困的界定。英国的汤森对贫困的定义是,”所有 居民中那些缺乏获得各种食物、参加社会活动和最起码的生活和社交条件的资源 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就是所谓的贫困。”英国的奥本海默认为:”贫困是指物质上 的、社会上的和情感上的匮乏。它意味着在食物、保暖和衣着方面的开支要少于 平均水平。”森指出:”贫困不单是比别人更穷,而且还使人不能得到一些最基 本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可能,即不能满足最低层次的生存需要的能力 贫困最终并不是无法获得足够的报酬的能力,而是不能满足最低层次的生存需要 的能力。”同时森还指出:”在研究贫困问题时,最根本的是根据地区的具体的社 会经济的实际情况,确定衡量最低层次的生存需要的能力的绝对界限。无论和其 他人相比,他所处的地位如何,只要无法满足最基本的生活的需要,那么,他就 是贫困者。” 当然,众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定义了贫困。 中国是世界贫困人口大国,国内学者将西方学者关于贫困定义的代表性观点 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提出了自己对于贫困的定义。周彬彬(1991)认为:”贫 困是指个人或家庭的全部一切的合法收入仍然无法满足其最低层次的生活的需 要。”童星、林闽钢(1994)认为:”贫困是因为经济、社会文化经济的不发达共 同造成的,是由于低收入而造成生活所需的物质产品和精神需要的缺乏,以及丧 失未来发展的机会的一种状态。”康晓光(1995)认为:”贫困是因为经济、社会 文化经济的不发达共同造成的,无法满足其最低层次的生活的需要,以及缺少发 展机会和手段的一种状况。” 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在分析研究之后,本论文采用以下的关于贫困的定义: 贫困存在于三个不同的层面。第一,贫困是与”落后”或”困难”相关的,是社 会实际存在的一种生活状况。第二,贫困作为一种公认的社会判断,是低于”最 低”或”最起码”的生存需要的。第三,贫困是一种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而造成 的一种社会后果,本质上是缺少”手段”、”能力”以及”机会”。 12 3 贫困的界定与标准 1.2、我国农村贫困居民的定义及基本情况 4.2.1 农村贫困居民定义与收入比较4.2.1 农村贫困居民定义与收入比较 农村贫困居民一般指人均纯收入低于我国农村贫困线标准的那部分居民,如 2010 年,人均 纯收入低于 1274 元视为贫困。根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人均纯收入很低甚至为负的那部分居民, 生活消费支出和食物支出反而较高。这部分居民往往总收入较高,只是由于经营成本较大而暂 时陷入贫困,他们和创收能力较差的低收入居民有着根本的区别,他们在生活消费方面并非是 真正意义上的贫困居民。本文要研究农村贫困居民的食物消费与营养,因此以总收入来衡量其 是否贫困更为合理。采用总收入非人均纯收入,难以参照官方贫困线标准进行贫困人口的划定。 为对比我国农村贫困农户和非贫困农户的收入和消费差异,论文将收入最低的 10%农户定义为 农村贫困农户3。按照年人均总收入高低,论文把我国的农村居民平均分为 10 个组,分别用 1, 32011 年中国的扶贫标准由之前的 1274 元提高到 2300 元,而从样本数据来看,收入最低的 10%的人群 2005-2010 年的平均收入为 2395 元,因此,参照新的贫困标准,该相对贫困的划定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18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样本说明和基本统计分析 2 10 表示,收入最低的 10%收入等级为 1,以此类推,收入最高的 10%收入等级为 10。 样本数据显示(见表 4.3),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贫困居民收入持续较低且 受经济危机和农产品价格冲击较大。从相对收入水平来看,最高收入组(收入等级为 10)的平 均收入是最低收入组(收入等级为 1)平均收入的 3-4 倍,高收入居民和低收入居民之间的相 对差距在降低,这主要是由于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平均增长率要比高收入居民的平均增长率要高 导致的。在 2005-2010 年期间,贫困人群的收入平均增长率为 83.6%,是所有收入居民里增长 率最高的,最高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为 22.03%,也是所有收入居民里增长率最低的。尽管如 此,从绝对收入水平来看,低收入居民的平均总收入从 2005 年 1753 元增加到 2010 年 3218 元,仍然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另外,还可以发现,2007-2009 年期间,是我国经济经历较严 重的通货膨胀以及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影响较严重的时期,我国农村贫困 居民的收入几乎是零增长,尽管其他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也呈现一定程度的下滑趋势,但 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我国农村的贫困居民,即收入最低的这部分居民。这也证实了我国的农 村贫困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