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安全感的相关研究
1、相关定义
1.1、职业兴趣的概念的研究
在欧美各国,心理学家和学者们对各类职业人群的兴趣特点开展了广泛且深入的研 究,并编制了各具特色的职业兴趣量表,在教育辅导和职业咨询中得到广泛应用,从对 - 3 - 兴趣的研究逐步进入到了职业兴趣领域的研究。从 Parsons、 Strong 到 Holland ,研 究者们从各种兴趣理论出发,对职业兴趣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国外普遍使用的职业兴趣 的概念有两种,其一是 Hanson1973 年提出,认为职业兴趣是喜欢且持久的一种取向, 是了解一个人职业和教育行为有用的工具;其二是 Holland 的职业与环境匹配理论, 认为职业兴趣和人格特质具有相同意义,是人格特质和工作环境的一致。 国内的专家学者对职业兴趣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一些:1991 年龙立荣等人经研究认为 职业兴趣是在职业选择活动方面兴趣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体现了从业人员与职业之间的 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职业兴趣是在职业上的个人兴趣的体现。2000 年刘广珠在其研究 中指出:当兴趣直接指向与职业有关的活动时,就称之为职业兴趣。李永鑫 2003 年的 研究中认为:一个人对某种职业感兴趣,就会对该种职业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并极 积思考、探索和追求,这种兴趣我们就称之为职业兴趣。职业兴趣在人们的职业活动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
1.2、社会支持的概念界定
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它在缓解个体心理压力、消除个体心理障碍、增进个体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支持作为一个普通概念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而且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也无理解上的困难。但是,社会支持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和专业上的概念,自本世纪70年代被提出以来,其内涵在各个学科之间乃至学科内部并未达到统一。文献中对社会支持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客观的、实际的或可见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援助和直接服务;其二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支持,它指的是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以上两类有关社会支持概念在理解上的差异反映了研究者们对其本质的不同理解。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其中社会联系是指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
1.3、自尊的概念界定
什么是自尊?不同的研究者各自理解不同,也有各自不同的观点,他们多是根据自 己的认识和理解来界定自尊的。 1.1.1.1 自尊的词源学分析 自尊的研究多来自西方,自尊的英语词汇是”self-esteem”,主要是指”他人对自 己好的意见和评价”,但有时也指”自负、自大” [4] 。 根据《辞源》(1981)对自尊的中文解释,自的意思是”自己”,而尊为”尊重,尊 奉”之意 [5] 。 1.1.1.2 西方学者的理解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其心理学著作《心理学原理》中提出”在这个世界上,人们 的自我感受完全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取决于人们的实际情况与自己所设想的可能 性的比值,它是一个分数:即自尊=成功/抱负水平”;并且这个分数可以通过增大分子 或减小分母来提高;这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自尊水平取决于他实际的成就与他本身潜在 的抱负水平的比 [6] 。 布兰登对自尊的理解是,自尊是指人们在应对基本生活挑战时对自己能力的信任体 验和坚信自我拥有幸福生活权力的意志,它由自我效能和自我价值感两部分构成 [7] 。 1.1.1.3 中国学者的理解 朱智贤(1989)提出”自尊是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的关系的反映” [8] 。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顾明远(1990)提出”自尊是自我意像和对自身社会价值的理解为基础,是对个人 值得尊重程度或其重要性作出的评价” [9] 。 荆其诚(1991)提出”自尊是个人自我感觉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胜任愉快值得受人 敬重的自我概念” [10] 。 魏运华(1997)提出”自尊是个体在比较过程中获得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11] 。 张静(2002)提出”自尊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对自我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12] 。 张林(2004)在综合国内外自尊涵义的基础上提出自尊的内涵是”个体对其自身价 值的一种积极的认知评价,是个体在不断追求自身价值的过程中的一种内在的与自我信 息相关的人字加工过程” [3] 。 宋芳(2007)综合以往对自尊的研究将自尊定义为”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 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与体验” [13] 。 国内外学者对自尊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对我们理解大学生自 尊有一定的启迪意义。笔者比较认同唐烈琼(2006)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