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住宅工程分户验收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
1、相关定义
1.1、解决阅读教学目的和阅读教学目标概念认识混乱的措施
(一)澄清相关概念 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两者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第一,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 行为目标。教学目的是指教学过程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教学活动预期 达到的结果。教学目标是必须达到的,而教学目的则是期望达到的。 第二,教学目的是对教师教学目的对学生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 教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是对教师活动的一种期望,但其结果是否符合这种 愿望,却难以预料和检测(目前流行的说课就有这种性质)。教学目标则着眼于 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 是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它不仅对教师适用,对学生也是必要的、适用的。 第三,教学目的只对教师的教有直接指向作用,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而教学目标同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直接的指向作用,能使教和学目标一 致,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和学两 方面的积极性较好地统一起来。 第四,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一般采用”了解”“领会”“体会”等描述心理过 程的内隐体验动词或”掌握”“应用”等词语,因而比较抽象、笼统、模糊,教 学目的是否达到,不易测量。而教学目标的描述则多采用”说出”“归纳”“说 明”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表意具体,深广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由此可见,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必须注意四个因素,即行为主体必须是学 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 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 37 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 的程度。 (二)学校或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假期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培训 通过培训让高中语文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提高,以便今后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活动。具体的实行方法可以根据教师所在学校的位置以及教师年龄来制定。如, 学校位置较为偏远,不方便集体出去学习的,可以请相关的专业人员到该校讲课 或者由学校选出学习能力较强的教师代表前去学习并在回校之后由该教师对其 他教师进行培训;又如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支持中青年教师继续深造,这可 以为当地学校带来新鲜血液,提高教学质量。培训内容可以先从认识当前高中语 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开始,然后过渡到学科教学知识、语文学科教学论知识、关于 学生的知识和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
1.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橄榄蜜饯3.1 橄榄蜜饯 青橄榄采收后经浸泡腌制加工而成的橄榄制品。 3.2 最低有效剂量3.2 最低有效剂量 为达到辐照目的所需工艺剂量下限值。本标准中指达到橄榄蜜饯制品防霉、杀菌目的最 低剂量。
1.3、词语表达概念时出现语义模糊性的普遍性
不论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在思维领域,模糊现象普遍存在。恩格斯说: “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混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 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 可以看出,世界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中都存在一个由混沌或不清晰——清晰——不清晰——清晰的循环。因此,模糊 性是无处不在的。”客观外界有许多事物在性态和类属方面具有亦此亦彼性,反 映和表达事物的词语也就会具有亦此亦彼性。” 词语由于其本身的一些局限性, ?????????????????????????????????????????????????????????????????????? ?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48.? ? 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54.? ? 7 以及人们在认识事物时,由于观察的角度、标准、方法等多方制约,也会出现模 糊性,因此在语言中词语的模糊性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词语在表达概念的过程 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词义模糊性问题。比如”小姐”这一称呼,在古代是指大户 人家的女儿;后来成为对一般青年女子的礼貌称呼,也淡化了未婚的限制;新中 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小姐”曾被当作封、资、洋的产物加以禁止使用。尤其 是在”文革”期间,”小姐”被认为是一种污辱性的称呼;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小姐”开始流行和走红,出现了诸如礼仪小姐、空中小姐之类的美称,但是服 务行业出现的所谓”三陪小姐”,”给小姐身上蒙上了一层浓浓的阴影,小姐 美称也就有跌价的可能”。 因此”小姐”一词也就带上了贬义。外交家在讨论国 内外大事时,国家领导接见外宾时都较多的运用了模糊词语,以此来避免尴尬, 解决问题,如:外交场合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