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自然资源丰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1、相关定义
1.1、相关概念界定
(-)资源、自然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 1.资源 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可以 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 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 经济学研究的资源是不同于地理资源(非经济资源)的经济资源,它具有使用价 值,可以为人类开发和利用。《经济学解说》将”资源”定义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 的投入”,这一定义很好地反映了 “资源” 一词的经济学内涵,资源从本质上讲就是 生产要素的代名词。按照常见的划分方法,资源被划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加工 资源。一 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不可再生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为了行文的便利, 少数地方我们也称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为”资源”,如”资源沮咒”中的”资源” 实质指的就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条件。 可产生能量的物质资源,又称能源。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又是人类社会生 产的原料或燃料及人类生活的必要条件和场所。一般可分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 资源、气候资源3、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资源的再生性角度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 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指在人类参与下可以重新产生的资源,如农田,如果耕 作得当,可以使地力常新,不断为人类提供新的农产品。不可再生资源有两类:一类 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如太阳能、空气、雨水、风和水能、潮汝能等;一类是生物 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又称耗竭性资源,这类资源的储量、体积可以测算出来,其质量 也可以通过化学成分的百分比来反映,如矿产资源。 3.不可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是自然资源中的一部分。主要指地球在其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经 过长期使用将会枯竭的,短时期内不可再生性的自然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能 -《经济学解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中国大百科》在线阅读, 11 不可再生资源丰裕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资源沮咒”理论的研究 源资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矿物资源。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不可再生资源,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文中主要以煤、石油、天 然气三种能源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代表。 不可再生资源具有如下特点: 1.价值性 不可再生资源的价值性是指不可再生资源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双重属性。它的 价值属性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再生资源可以成为商品,能够进行交易并能给 其所有者带来收益。我国由于实行资源国家所有制,所以其价值主要表现为政府的资 源税收及资源开采企业的利润。在私有制条件下,资源价值直接表现为资源开采企业 的资源收入。正式由于资源的这种经济价值属性,才导致了关于资源产业、资源型地 区及”资源诅咒”的研究。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价值主要表现为它是现代人们生产生 活中的必需品,一方面是人们生产过程中必须的生产资料,另一方面也是满足人们生 活需要的生活资料,如人们衣食住行所用到的产品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经过加工后的产 物。 2.不可再生性 不可再生资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不可再生性。当然这里的不可再生性是相对 的,因为从长远的历史时期来看,大自然的力量对于资源的生成时刻都在发挥着作用, 资源总是在不断产生的。但是正是由于资源的生成周期很长,因此很短的历史时期内 资源是无法再生的,加上人类对资源幵采及消耗的速度远远大于资源生成的速度,造 成的结果必然是资源的耗竭。 正是因为不可再生资源的这种不可再生性及容易枯竭性导致了大量资源型地区 不得不面临经济转型问题。 3.空间分布不均匀 由于不可再生资源是在长期的地球演化过程中产生的,其分布必然由其形成时期 的地质条件所决定,因此资源的分布存在着很大的区域差异。例如我国中西部地区资 源丰富而东部沿海地区资源贫乏。资源分布的这种区域差异性所造成的后果也引出了 本文要研究的内容。 (二)资源丰裕度的概念及其衡量 关于资源丰裕度的概念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一国拥有资源储存量绝对 数额的大小;二是一国拥有资源储存量和其他生产要素相比较的比例。 在”资源沮咒”假说理论研究过程中,资源丰裕度的衡量一直是实证研究中的一 个关键问题,很多学者都做了大量的尝试。如Sacks和Warner (1995)将矿产品出口占 12 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GDP的比重作为反映一国资源丰裕度的指标;Ning Ding和Barry (2005)认为Sachs和 Warner用初级产品占GDP的比重反映自然资源丰裕度容易令人误解,因为资源性产品 的出口并不直接等同于资源禀赋的状况,所以他们区分了自然资源依赖和自然资源禀 赋,用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