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性延命录
养性延命录序
教戒篇第一
食戒篇第二
杂戒忌禳灾祈善篇第三
服气疗病篇第四
导引按摩篇第五
御女损益篇第六
养性延命录序
夫禀气含灵,惟人为贵。人所贵者,盖贵于生。生者神之本,形者神之具。神大用则
竭,形大劳则毙。若能游心虚静,息虑无为,候元气于子后,时导引于闲室,摄养无亏,
兼饵良药,则百年耆寿是常分也。如恣意以耽声色,役智而图富贵,得丧萦于怀抱,躁挠
未能自遣,不拘礼度,饮食无节,如斯之流,宁免夭伤之患也?余因止观微暇,聊复披览
《养生要集》。其集乃前彦张湛道林之徒,翟平黄山之辈,咸是好事英奇,志在宝育,或
鸠集仙经真人寿考之规,或采摭彭祖、李聃长龄之术,上自农黄已来,下及魏晋之际,但
有益于养生,乃无损于后患。诸本先皆记录,今略取要法,删弃繁芜,类聚篇题,号为
《养性延命录》。庶补助于有缘,冀凭以济物耳(或云此书孙思邈所集)。
教戒篇第一
《神农经》曰:食谷者智慧聪明,食石者肥泽不老(谓炼五石也),食芝者延年不
死,食元气者地不能埋,天不能杀。是故食药者,与天地相弊,日月并列。
《老君道经》曰:谷神不死(河上公曰:谷,养也,能养神不死。神为五脏之神,肝
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藏尽伤,则五神去矣),是谓玄牝(言不死
之道,在于玄牝。玄,天也,天于人为鼻;牝、地也,地于人为口。天食人以五气,从鼻
入,藏于心。五气清,为精神、聪明、音声、五性。其鬼曰魂,魂者,雄也。出入人鼻,
与天通,故鼻为玄也。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藏于胃。五味浊,为形骸、骨肉、血脉、
六情。其鬼曰魄,魄者,雌也。出入于口,与地通,故口与地通,故口为牝也)。玄牝之
门,是谓天地根(根,元也。言鼻口之门,乃是天地之元气所从往来也)。绵绵若存(鼻
口呼吸喘息,当绵绵微妙,若可存,复若无有也),用之不勤(用气当宽舒,不当急疾勤
劳)。
《老君德经》曰:出生(谓情欲出于五内,魂定魄静故生也)入死(谓情欲入于胸
臆,精散神惑故死也),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言生死之类各十有三,谓九窍四
关也。其生也,目不妄视,耳不妄听,鼻不妄嗅,口不妄言,手不妄持,足不妄行,精不
妄施。其死也,反是),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人欲求生,动作反之,十三之死地
也)。夫何故?以其求生之厚(所以动之死地者,以其求生活之太厚也。远道反天,妄行
失纪)。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
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焉(以其不犯上十三之死地也)。
《庄子·养生篇》曰:吾生也有涯(向秀曰:生之所禀,各有涯也),而智也无涯嵇
(康曰:夫不虑而欲,性之动也;识而发感,智之用也。性动者,遇物而当足,则无余
智;从感而求,倦而不已。故世之所患,常在于智用,不在性动也)。以有涯随无涯,殆
已(郭象曰:以有根之性,寻无穷之智,安得而不困哉。已而为智者,殆而已矣向秀曰:
已困于矣,又为以攻之者,又殆矣)。
《庄子》曰: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向秀曰:生之所无以为者,性表之事
也。张湛曰:生理自全,为分外所为,此是以有涯随无涯也);达命之情者,不务智之所
无奈何(向秀曰:命尽而死者是。张湛曰:秉生顺之理,穷所禀之分,岂智所奈何)。
《列子》曰:少不勤行,庄不竞时,长而安贫,老而寡欲,闲心劳形,养生之方也。
《列子》曰: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万类(张湛曰:人与阴阳通气)。
和之于始,和之于终,静神灭想,生之道也(始终和则神志不散)。
《老君妙真经》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
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
《黄老经玄示》曰:天道施化,与万物无穷;人道施化,形神消亡。转神施精,精竭
故衰。形本生精,精生于神。不以精施,故能与天合德;不与神化,故能与道同式。《玄
示》曰:以形化者,尸解之类。神与形离,二者不俱,遂象飞鸟入海为蛤,而随季秋阴阳
之气。以气化者,生可异也;以形化者,甚可畏也。
严君平《老君指归》曰:游心于虚静,结志于微妙,委虑于无欲,归指于无为,故能
达生延命,与道为久。
《大有经》曰:或疑者云:始同起于无外,终受气于阴阳,载形魄于天地,资生长于
食息,而有愚有智,有强有弱,有寿有夭,天耶?人耶?解者曰:夫形生愚智,天也;强
弱寿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始而胎气充实,生而乳食有馀,长而滋味不足,壮
而声色有节者,强而寿;始而胎气虚耗,生而乳食不足,长而滋味有馀,壮而声色自放
者,弱而夭。生长全足,加之导养,年未可量。
《道机》曰:人生而命有长短者,非自然也。皆由将身不谨,饮食过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