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青铜器表面富锡铜鎏镀及鎏焊的工艺探索第二部分——鎏镀的原理及工艺设计.pdfVIP

中国古青铜器表面富锡铜鎏镀及鎏焊的工艺探索第二部分——鎏镀的原理及工艺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青铜器表面富锡铜鎏镀及鎏焊的工艺探索第二部分——鎏镀的原理及工艺设计.pdf

中国古青铜器表面富锡铜鎏镀及鎏焊的工艺探索 第二部分——鎏镀的原理及工艺设计 吴元康1 储荣邦2 1.东南大学材料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62.南京七二四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3 阐述了鎏镀料中铜、锡、铅、汞的主要作用,以及加热 驱汞时各元素之间冶金反应的原理和物相变化。以仿古青铜镜 为例,设计了3种鎏镀用富锡铜粉的配方,介绍了青铜件的镀 前处理,汞齐涂料配制和涂抹的方法,以及加热驱汞的操作步 骤。指出了古青铜器表面富锡镀层为鎏镀富锡铜的依据。 青铜器;富锡铜;鎏镀;驱汞;原理;配方 TGI78;K786.41 B 1004-227X(2012)07-0050-05 Technological study on amalgam coating and brazing of tin-rich copper on surface of bronze wares of ancient China—Part Ⅱ. Principle and process design of amalgam coating WU Yuan-kangCHU Rong-bang 2011-11-14 2011-12-31 吴元康(1937-),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材料的热浸 镀(铝、锌及锡)和铜基形状记忆超塑性合金等,业余研究古青铜剑和铜镜。 (E-mail)njodzp@,(Tel)025 CuvHg6化合物 约情况相似, 的驱汞加热 @@ [1] 张启运,庄鸿寿.钎焊手册[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35-143. @@ [2] CRAIG R G,POWERS J M.牙科修复材料学[M].赵信义,易超,译 11版.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6: 189, 194-195. @@ [3] 屠海会,赵国权,郭青蔚.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再生与环保[M].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35,159-160. @@ [4] 唐仁政,田荣璋.二元合金相图及中间相晶体结构[M].长沙:中南大 学出版社,2009:124-454. @@ [5] 姚智辉.晚期巴蜀青铜器技术研究及兵器斑纹工艺探讨[M].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6: 71. @@ [6] 吴元康,储荣邦.中国古青铜器表面富锡铜鎏镀及鎏焊的工艺探索: 第一部分——富锡铜鎏镀在古青铜器中的应用[J].电镀与涂饰,2012, 31 (6): 46-49. @@ [7] 马清林,苏伯民,胡之德,等.中国文物分析鉴别与科学保护[M].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1:170-176,184,186. @@ [8] 马清林,大卫·A·斯科特.春秋战国时期镀锡青铜板带镀锡技术研 究[G]//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科技研究(第五辑).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7:20-40. @@ [9] 余焜.材料结构分析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36-142. @@ [10]孙淑云.宁夏固原春秋战国时期两件青铜饰物表面镀锡层的SEM- EDS分析与研究[G]∥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科技研究(第五辑). 北京:科技出版社,2007: 11-17.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