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以《黄水谣》为例_0.doc

浅谈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以《黄水谣》为例_0.doc

  1. 1、本文档共1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以《黄水谣》为例 1、相关定义 1.1、澄清”伴奏音型”与”钢琴体四部和声写作”的两个不同概念 二、澄清”伴奏音型”与”钢琴体四部和声写作”的两个不同概念 “钢琴体四部和声写作”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弹好歌曲伴奏的基本功。我们可以通过 “钢琴体四部和声写作”的练习,缩短键盘和声与歌曲伴奏之间距离,也为钢琴即兴伴 奏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我们还可以通过”钢琴体四部和声写作”的继续学习,消除 某些老师对钢琴伴奏的畏惧感,加强他们对钢琴伴奏织体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通 过他们对键盘和声的陈述方式,作各种”伴奏音型”变化的钢琴伴奏织体的写作练习。 只要进行必要的技术训练就可以把”钢琴体四部和声写作”转化为”伴奏音型”(音乐 作品中常用的声部组合形式)。这用不着学多少个和弦(会运用三个”正三和弦”)即可 见效。而”伴奏音型”与”钢琴体四部和声写作”绝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王老师的 《论钢琴体四部和声与合唱体四部和声的区别》(见《和声论文写作示例》)一文中,强 调了”伴奏音型写作不能称其为钢琴体四部和声写作”,他指出,所谓钢琴体四部和 声写作是指和声配置,而并不是在”音型”上作文章。并且指出:”音型化之后,其四 部特征已大大丧失(实际上音型化已不属于和声学研究的主要范畴,而属于织体学研 究的主要范畴。至少不宜用来指导四部和声的写作)”。这段话足以说明”四部和声”与 “音型化”是不能相混淆的,否则,就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例如 1.学习歌曲伴奏者 在学会”钢琴体四部和声”后,便以为已经万事大吉,能够为歌曲配伴奏了,其实这种 观点是错误的。钢琴体四部和声写作只是学习歌曲伴奏的一门基础课,如果不把”钢琴 体四部和声”改编成具体的伴奏音型,很容易给人以”伴奏者技能太初级”之感。这也 是有些人”钢琴体四部和声”学得很好,但是真正的应用到为歌曲配伴奏时,又束手无 策,不知如何下手的问题所在。2.如果歌曲伴奏者以为”伴奏音型写作”就是”钢琴体 四部和声写作”,就很可能在刚一开始学习钢琴体四部和声写作时,便大量的运用伴奏 音型,而对和声运用上的错误却一无所知——”和声关系”已经被复杂的”音型化”所 掩盖,初学者是很难发现的。长此以往,必然影响伴奏音型写作的正确性。 28 结 论 现在的二十一世纪,是思维科学的新世纪,对人才素质有更高的要求。中小学教育 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艺术作为一种不可抗拒的美的力量, 感染着人们的心灵。而作为音乐基础教育中坚力量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担负着振兴民族 音乐、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中小学音乐课堂需要高素质、 多能力的音乐教师。而在实际的歌唱教学活动中,许多中小学音乐教师都存在着理论与 实际应用脱节的问题,不能科学、恰当地选用歌曲的伴奏音型,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不良 效果。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并具体阐述了中小学音乐教师应 该如何更恰当地选用伴奏音型,以及在选用伴奏音型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办 法。同时,作者也希望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师能够不断地在教学活动中充实自己,提高自 身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并根据本文所阐述的一些”选择歌曲伴奏音型的方法”,把每一 项知识内容都与教学实践联系在一起,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使学、练、用 同时进行,从而科学地迅速掌握弹奏各种伴奏”音型”的手法,充分发挥出钢琴这一乐 器之王的魅力,选择更恰当的歌曲伴奏音型,以便更好地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服务。 让我们大家携手努力,为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王日昌.”键盘体”和声写作指导[M].东北师大音乐系理论教研室 ,2000. 99-107. [2]王日昌.和声论文写作示例[M].东北师大音乐学院作曲系,2003.20. [3]韩冬,刘聪.钢琴即兴伴奏教程[S].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28-83. [4]泰尔.即兴伴奏实用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2-57. [5]孙维权.钢琴即兴伴奏基础[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183-188. [6]伊?杜波夫斯基,伊?斯波索宾,斯?叶莆谢耶夫,等.和声学教程[S].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7]刘康华.和弦外音与织体[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 [8]冯德钢.歌曲钢琴即兴伴奏[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3-46. [9]高天康.实用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21-26. [10]江静蓉.键盘即兴伴奏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9-16. [11]张友瑜.伴奏音型及运用[S].武汉音乐学院内部教材,1993. [12]桑桐.和声学专题六讲[S].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年. [13]于苏贤.歌曲钢琴伴奏的写作[M].人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