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萌发期、苗期蚕豆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干旱诱导蛋白研究
1、相关定义
1.1、”治未病”的定义
4.1 “治未病”的定义 “未病”概念最早提出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 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内经》 所论”未病”有三层含义:包括无疾之身、疾病隐而未发、疾病发而 28 未传45]。祝恒琛[认为,未病是指未被明确诊断为疾病的一类情形,包 括健康的人群,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人群,既不能算作健康也不能 归于疾病的人群 。王华等[则认为,未病状态包括病前潜伏状态(即 亚健康状态)和疾病缓解期的未病态。而宋为民将未病分为健康未 病态、潜病未病态、前病未病态、传变未病态。 “治未病”的思想深受历代医家的重视和推崇,也因此而得到 了不断完善,成为千百年来指导中医药防治疾病和保健强身的重要法 贝丨J,是通过预防或治持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总的来说 “治未病”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 复三部分”。未病先防”是指提早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其着眼于 未雨绸缪是治未病的先驱;”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以后及时采 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传变其强调阻截扭转传变;”瘥后防复”是指注 重预防保健防止复发,着眼于扶助正气,强身健体。 4. 2 “治未病”思想的重要性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现代医学已开启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 医学”过渡的新局面,如何保障人类健康、预防疾病发生成为现代医 学的研究重点,其本质就是将医学的重心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 移。为适应新时期大卫生的根本要求,我国提出了医疗卫生工作的”战 略前移”,所谓前移就是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转变,真正貫彻以”预 防为主”的思想。并相应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方针来支持我国中医药 事业的发展,”治未病”的思想得到了广泛宣传推广和社会民众的认 同,人们防病保健的意识也得到提高。随着预防为主的医学理念转变, 29 为中医”治未病”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其中所体现的学术优势,有 利于中医学的发展,应当是现代中医学发展的着力点。 现代医学的发展是日新月异,但是疾病的变化也是错综复杂的, 目前仍然是存在着很多现代医学也不能攻克的难题,例如高血压病、 高脂血症、糖尿病、艾滋病等,特别是全球近几年多次出现的传染性 疾病SARS、禽流感、曱型H1N1流感等,面对这些严重危害人类健 康却仍没有特效解决方法的疾病,因此,预防的意义远比治疗重要得 多。《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 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 天年,度百岁乃去”。若人们能提高防病养生的意识,顺四时、调心 神、节饮食、适劳作,则可形神健旺,哪里还会生病呢?单纯的”修 补”医学已经不能满足今后医学发展的需求,预防和治好两手抓才是 最合适的方法。 其次,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多,加之环 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的人群也随之增多,这种状态 下机体的内环境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发生紊乱,如果不及时调治 很易引起体内阴阳失衡,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据调查,2007年美 国花了 2.2万亿美元仍没有解决美国人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约 每6个人就有1个没有医对保险[49]。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如果 按美国的做法,而且我国有些药物和医药器械的价格已经高于美国, 要达到每6个人有1个没有医疗保险的水平都要9.5万亿美元。而据 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4.4万千多亿美元 30 _。若能在人们未病之时就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而不是病后用药,将会 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健康利益,同时也能节省一笔可观的医持费用。 5针灸与”治未病” 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医学模式转变和医学目标的调整,中医”治 未病”思想和实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近年来,中医国际化进 程不断加快,针灸临床普及率也随之进一步提高,针灸治疗病种不断 增加,针灸参与突发自然突害与重大医疗卫生事件的程度逐步深入 在阻止病程进展方面针灸也表现出了特有的优势。作为中医学 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针灸始终贯彻着”治未病”思想。 针灸”治未病”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受到历代医家所重视并用 于防治疾病及保健养生。当今的临床针灸医生也在用各种各样的针灸 方法开展”治未病”,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持效。卢永山乙[53]观察用针刺 方法干预和治疗中风先兆,治疗3个疗程后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 组,得出结论针刺干预可降低中风发病率;张淑君[54]将灸法”治未病” 的作用、合理选穴、临床研究等方面结合分析,在理论上对灸法预防 保健”治未病”进行探讨,认为灸法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 机体免疫功能;起荣等观察针罐结合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