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博物馆对格萨尔文化地保护及特点.doc

  1. 1、本文档共2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博物馆对格萨尔文化的保护及特点 1、相关定义 1.1、概念 宏生态学是一种研究有机体与环境间相互关系中那些反映和阐释了多度、 分布和多样性统计格局和规律关系的方法(Macroecology is a way of study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sms and their environment that involves characterizing and explaining statistical patterns of abundance, distribution,and diversity)(Brown 1995)。宏生态学作为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使用 Macro 前缀是基于以下两点原 因:一是因为它研究的是个体、种群和物种变量的统计分布模式,需要在大时空 2 尺度上进行;二是因为它需要应用其客观存在学科,如生物地理学、古生物学、 系统学和地球科学等宏观学科中的最新成果。 1. 1.2 研究内容 宏生态学在研究内容上具有如下特点: (1)研究生态”粒子”变量的统计分布格局。这些生态”粒子”既指种群 内的个体,又指局部、区域种群或大陆生物区的物种。 (2)研究有机体的生态特征。这些生态特征包括个体大小、种群密度、分 布范围等等,这些特征反映了有机体对空间和营养的占有和利用情况。 (3)研究分类上和生态上相似性的有机体。 (4)研究的空间尺度从区域到全球范围,时间尺度从几十年到百万年。 (5)研究的性质既是经验性的又是理论性的,既是归纳性的又是推论性的 。 宏生态学与其他生态学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大时空尺度和用比较统计学 方 法 替 代 实 验 操 作 , “Macro”正 是 强 调 了 与 大 时 空 尺 度 相 关 的 内 容 (Brown 1995)。宏生态学有两个特色: 第一,宏生态学强调统计模型的分析而不是实验操作,因此,宏生态学比 其他生态学具有更强的归纳性(Brown 1995)。这与宏生态学研究大时空尺度上 的生物多样性格局有关,在大时空尺度上进行重复性和可控性的实验既不可行 也不可能,只能采用推论、归纳等方法来了解自然的本质(MacArthur 1972; Orians 1980)。但是,宏生态学的研究不仅是在归纳分析中发展有关的假说来 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还要进行新的观察来验证假说。 第二,宏生态学具有自我扩展性和综合性。宏生态学利用宏观方法和手段 来揭示有关的生态过程,而不是利用微观方法来研究生态现象的具体细节。所 以,宏生态学研究的视野更为开阔,在大时空尺度上将生态学现象与其他领域 的成果相综合,来拓展所研究的内容和现象,认识的自然界本质(Brown 1995) 。 1. 1.3 研究历史 Brown (1995)认为宏生态学的研究可以上溯到 19 世纪的达尔文和华莱士 等自然学家,因为他们的著作涉及了大尺度模型及机制假说。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三个学者的研究为宏生态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首先 是 Joseph Grinnell (1914,1917)将生态学、生物地理学、系统学和进化生物学相 结合,提出了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的概念,认识到了地理阻隔在异域分化 中的作用,意识到生物地理中入侵与绝灭过程的存在。其次是 John Willis (1922) 得出了”空心曲线图”(hollow curve)。该曲线图表明大多数物种分布面积小,而 少数物种的分布面积大。Willis 进一步认为该曲线反映了物种形成的历史,新 种的分布范围小而旧物种因扩散而分布范围分布大。Willis 的工作是第一次将 多个物种的单一生态或生物地理的变量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是 Alfred Lotka (1922, 1925)利用数学模型研究种群和群落的结构和动态,他为生态学理论和 3 进化理论提供了精确的统计手段。 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在二十年代研究的基础上,有关的研究在大 时空尺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前所提及的生态位概念被修正(Hutchinson 1957)、异域分化得到证实 (Mayr 1942,1963)、迁移-绝灭动态平衡理论得以阐 释(MacArthur and Wilson 1963,1967)等等。物种作为研究单元在大宏观问题研 究中被广泛采用(Brown 1995;Gaston 2000a),如 Hutchinson and MacArthur (1959)的身体大小的多样性、MacArthur (1972)的物种多样性地理变异格局及 其原因的阐释等等。人们对多度的频次分布、身体大小等进行了广泛研究,结 果 发 现 这 些 格 局 具 普 遍 性 , 但 又 很 难 进 行 解 释 (Harvey and Godfray 1987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