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词三首》教学设计3
《古代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2、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课文。
3、理解文章大意,体会诗中感情。
4、写作训练,片断练习。
教学重点
1、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感情;
3、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
1、千百年来,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叫什么“巾帼不让须眉”吗?其实,古今中外,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女中豪杰,你们知道哪些呢?(穆桂英、刘胡兰、江姐)看来大家知道的女中豪杰还真不少,在我国地方戏曲中有许多歌颂巾帼英雄的作品,学生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2、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配乐朗读),提出应注意的字音。
2、学生自读课文,小组疏通文意,复述情节:
学生用自己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可以用“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亲人团聚、讴歌英雄)
3、学生再读诗歌,讨论: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板书: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品味凝练语言。
2、展开想象,拓展原文故事情节。
停机叹息,代父从军 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军情紧急,思念亲人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 建功受封,还朝辞官 亲人团聚,木兰女装 双兔难辨,比喻赞美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巾帼英雄 爱国、渴望和平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
第二课时
一、新知导入,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观刈麦》,“刈”是“割”的意思。白居易看敢麦子都看到了什么呢?又想到了什么呢?(板书课题,作者)
简介作者:白居易——字乐天?? (见板书)明确目标。(见课前教学目标)
二、学生自学,初步感知。
1、请二至三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正音。刈 荷箪 童稚 饷田 灼 秉 穗 吏禄
2、出示思考题,学生读书。
作者怎样描绘割麦人劳动的情景?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们“不知热”?并且还“惜”夏日长?
拾麦者为什么去拾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用一个字概括。
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是怎样想的?体现了什么情感
三、学什探究,教师讲解。
1、教师明确:炎炎的烈日下,辛勤劳动和农民却不知热,他们珍惜这劳动的时光。作者真实的写出了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这种特定环境中的变态心理。
2、教师明确:一个“税”道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的真正原因。今日的拾麦人即昨日的割麦人,今日的割麦人也有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人。强烈的讽刺意味尽在不言之中。
3、教师明确:作者在深深的自责,暗自惭愧。由农民生活的痛苦想到自己、想到高官的舒适生活。强烈的讽刺意味尽在不言之中。
四、学生再读课文,当堂训练。
以“你看:”描述割麦者或拾麦者劳动的场景。(一百字以内)
五、总结扩展。
这首诗中,白居易以自己的深切感受,把农民的生活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做了对比,就是希望朝廷有所感悟,手法巧妙委婉,可谓用心良苦。想想我们伸张在新中国,红旗下,党中央国务院,在三减轻农们的负担,我们这些农家的孩子没有理由不去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好好学习。
六、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导入并破题
1、导入: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词,了解了辛弃疾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愁”的不同体会,今天将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ppt出示课题)
2、破题:本词的词牌名是“破阵子”,词题是“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题的? 重点:“赋”的含义;
“陈同甫”与辛弃疾的关系,思考他们俩为何如此相投结为挚友(有共同的政治主张与爱国情怀);
你如何理解这里的“壮词”?(预设学生会作字面理解的回答,教师引领学生学完本词后再揭示含义)
二、正音,准确诵读
1、学生个别朗读,请大家正音,教师适当强调个别字的读音。 2、教师范读,同桌互听形式散读,全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L_T 267-2023 油浸式全密封卷铁心配电变压器使用技术条件.pdf VIP
- 一种新型的化纤打包机.pdf VIP
- 山东黄金集团招聘考试题库.pdf
-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 环形混凝土电杆标准.pdf VIP
- 专项施工方案.docx VIP
- NB∕T 47018.4-2022 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 第4部分:埋弧焊钢焊丝和焊剂.pdf
- 山西博大集团寿阳京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doc
-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烟气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