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木兰诗》(苏教).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木兰诗》(苏教)

《木兰诗》合肥市秦老师本诗通过对木兰替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荣归故里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国爱家,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更应该学习巾帼英雄那热爱祖国,不慕名利的精神,为了祖国的强大富足而努力学习。【知识与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领悟诗歌的语言美;2、互助讨论,积累一定的文言词汇;3、理解诗意,感受诗歌的故事美;4、赏析人物,体会诗歌的形象美。【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充分预习,合作、探究,教师做引导;2、讨论法、点拨法、幻灯片演示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乐府民歌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巾帼英雄的风姿,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重点】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掌握文言中的修辞,赏析木兰形象。【教学难点】文言词语的积累。学习对照手法的运用。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在中国文字中以女子为好,我们常常用很多美好的词语来形容女性,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也曾给我们留下很多美好的女子印象。回首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出现了许多巾帼英雄,如西汉王昭君戎装跃马抱琵琶出塞和亲,唐代文成公主进藏,秋瑾投身革命为国捐躯等等,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木兰诗》,认识这个不样的女孩子。二、资料宝袋: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我会读。机杼可汗军帖辔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戎机金柝策勋十二转著我旧时裳云鬓傍地走2、指出朗读方法,并分组朗读。朗读要求(投影):总体读法是二二一或二一二式。另外:一二段宜读得平缓,三段要加快朗读节奏,四段要注意把握悲壮的感情基调。五段前部分是热烈,节奏加快,后部分要缓慢读得亲切和悦,六段应读出热烈、欢畅的语气,最后一段是赞辞,语气中要有赞美欣赏的味道,最后一句读慢,读出余韵,让人回味无穷。3、疏通文意。(1)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同——读作()意为——出门看火伴——同——读作()意为——(2)古今异义字。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意是只(副词)今意是但是,可是(转折连词)出郭相扶将郭:古意是外城今意是仅用作姓氏双兔傍地走走:古意是跑今意是行走(3)一词多义。东市买骏马集市(名词)愿为市鞍马买(动词)(4)词类活用。愿为市鞍马市:买名词用如动词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动词用如名词策勋十二转策:记下名词用如动词(5)数词运用。军书十二卷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同行十二年(注意:这些数词均不表示具体数目,即表示虚数,言其多。)四、细读课文,深入感悟:1、领悟诗歌的语言美。(请同学翻译上堂课布置的那几句,并说出他们的特点。)学生翻译并归纳老师总结:这些句子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像这样的句子用法是一种修辞手法,叫互文。(投影:互文指的是在连贯性的话语中,将本来应合在一起说的两个词语分开,上下各一个,上下文意互相补充翻译时,可以把它合起来翻译,也可以按原文的节奏,依旧分开译。如:“秦时明月汉时关”译为“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本文除了互文这种修辞手法外,还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排比:它是由几个(一般有3个或3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组成,来增强语势,表示强调或逐层深入。举例?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结构相同,由4个句子排列在一起,构成排比句,用来渲染归来的喜悦,强调回家的兴奋。)(三个句子排列在一起,构成排比句,表现亲人相聚时的热烈气氛。)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用排比句看似不合情理,但却渲染了战争气氛和离家出征前准备工作的紧张。)对偶: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称地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的意思。它节奏鲜明,音调铿锵,上口入耳,很有感染力。举例?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上下两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上下句词性也一致,“对镜”与“当窗”“帖”与“理”,“花黄”与“云鬓”对称,写出木兰恢复女装的欢乐情绪。) 句中又有对偶,反复咏叹,写出木兰思亲之情和英雄气概。比喻——举例“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作者用兔作喻,从侧面赞扬了木兰的机智、聪明。)反问——举例“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作者用反问,巧妙地解答了木兰女拌男装的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