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3——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史5.1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

历史必修3——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史5.1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3——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史5.1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课 我国科技发展经过的历程: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 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阅读教材第一目,思考下列问题: 按先后顺序归纳出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战略。 新中国科技发展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党和政府科技发展决策的侧重点前后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什么是“科技发展远景计划”“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实施结果如何? 一、科技战略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科学事业的初步发展 你同意哪种观点?说说理由。 一种意见认为:中国是热爱和平的国家,而原子弹、氢弹等是非常可怕的杀人武器,研制核武器难道不是和我们热爱和平的初衷相违背吗?何况,如果那里把研究核武器所耗费的巨大的财力、物力用于发展经济,也许我们的父辈那时候不至于那么贫困。 你同意哪种观点?说说理由。 另一种意见认为:研制核武器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必需的,因为那时美国拥有核武器,一直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甚至扬言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严重地威胁着中国的安全。20世纪60年代以后,另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苏联也曾与中国为敌。因此,正是为了中国与世界的和平,中国才克服重重困难,研制出了核武器。只有这样,才使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不敢欺负我们,我们的安全才能有保障,才谈得上进行经济建设。何况,中国承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原子弹,表明我们是真正热爱和平的国家。 “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 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展示了我国的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也有利于世界和平 促进了其他领域(如航天技术)的发展 3、“神舟”号飞船 我国航天未来“三步走”发展战略 航天技术的重大意义 载人航天工程成为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的成就 (1)理论上:打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 (2)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 2、意义 解决了中国以致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中国农民为什么会这么说? 袁隆平(视频)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西方媒体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高中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三) “神州5号”发射实况(视频) 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措施: 1)建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郭沫若) 2)制定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2.邓小平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 时间:1978.3   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重新得到了肯定和重视,中国的科技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仅1979年一年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比过去10年的总和还要多) 意义 3.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措施: A.1985.3《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 B.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等 C.实施“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等 成就:   在许多方面成就瞩目,特别是在原子能技术、航天工程、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4.“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提出: A.时间:1995年 成就: B.内容: “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1世纪初,中国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整体差距明显缩小,60%以上的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二、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时代背景: 为什么要发展“两弹一星”科技?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 ②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③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中国面对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1964年10月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影响: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中国研制核武器的特点: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 中国在导弹的研制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