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古的新观点_之十_甲骨文中_省略_类及东西方谷物加工技术的比较研究_陈明远.pdf

历史考古的新观点_之十_甲骨文中_省略_类及东西方谷物加工技术的比较研究_陈明远.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考古的新观点_之十_甲骨文中_省略_类及东西方谷物加工技术的比较研究_陈明远

社会科学论坛  2014/10 学术论衡 历史考古的新观点(之十) 甲骨文中的谷类及东西方谷物加工技术的比较研究 1 2 □陈明远 金岷彬 (1中国 北京100086; 2美国 普林斯顿) 【内容摘要】农业革命,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奠定了基础。柴尔德首先阐述了“农业 革命”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随着考古学、遗传学的新发现和研究成果激增, “农业起源”再次成为文史学术界的热点。与20世纪中期柴尔德和宾福德的看法有 所不同,近来学术界认知:农业是一套“强化的行为系统”。世界谷物发源地主要分 属三大摇篮:西亚、北非、南欧三大洲交界处;东亚-南亚,黄河、长江、恒河等流域; 西半球中美洲。这三大摇篮分布在北纬20°-45°之间。第一摇篮是小麦与大麦的发 源地,第二摇篮是小米(粟稷)与稻米的发源地,由两者的差别,引导出东方文明和 西方文明的种种遗传变异。该文从殷周甲骨文中,举出主要的谷类作物的字源,认 为粟稷是华夏本土培育,稻为南来,小麦大麦为西来。该文又对东、西方谷物加工技 术进行比较研究,论述了从远古的石磨盘到旋转手磨器的发展。 【关 键 词】农业革命;甲骨文;谷物加工;连枷;王权。 【作者简介】陈明远,人文学者,主要从事历史考古、比较社会学研究,现居中国北京。 金岷彬,旅美学者,主要从事文化史比较研究, 现居美国普林斯顿。 引言 中心,(3)中亚细亚中心,(4)近东中心, (5)地中海中心,(6)埃塞俄比亚中心,(7) 俄罗斯遗传学家N. 瓦维洛夫(Никол 中美洲中心,(8)南美洲中心。 ай Вавилов,Nikolai Vavilov)运用遗传学 瓦维洛夫论述了主要栽培植物(包括 基因原理,在世界 60 个国家进行了大规模 农作物、蔬菜、果树和其他近缘植物)600 考察,搜集了 25 万份栽培植物材料,进行 多个物种的发源地。在北纬 20°- 45°之间, 综合分析,并做了一系列科学实验,总结 是主要的栽培植物发源地带,它们常和大 并撰写《栽培植物的发源中心》一书,首创 山脉的总体走向一致。因沙漠、高山和海 “栽培植物发源中心学说”;又经过补充与 洋的阻隔,各自发展了独立的植物区系和 完善,他把世界划分为八个发源中心和三 人群,又培育了各自的农业文化。瓦维洛夫 16 个亚中心:(1)华夏中心,(2)印度- 缅甸 的理论迄今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1]。 甲骨文中的谷类及东西方谷物加工的比较研究 1979 年荷兰育种学家A.C. 泽文(A. C. 要是大麦、小麦、扁豆、豌豆等旱粮作物。 Zeven)与俄国遗传学茹考夫斯基(Л. М. 由此向西传播到尼罗河流域,产生了古 Жуковский)在瓦维洛夫理论基础上合编 埃 及 文 明;向 南 传 播 到 印 度 河 流 域,产 《栽培植物及其近缘植物中心辞典》,认为 生了古印度文明;继而扩展到爱琴海周 在发源中心里面,以东亚(中国-缅甸)、近 围地区,传播到地中海一带,发展为古希 东和中美洲三区为农业的摇篮,对栽培植 腊、罗马文明。以上逐步形成西亚、北非、 物的发源贡献最大。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