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邓恩铭的哲学社会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论邓恩铭的哲学社会观.doc

  简论邓恩铭的哲学社会观 邓恩铭的哲学社会观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邓恩铭的哲学社会观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社会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摘要:邓恩铭哲学社会观经历了由少年时代的不满不平等社会、主张妇女平权、忧国忧民、志在苍生的爱国主义到青年时代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坚定信念,主张阶级斗争观、暴力革命观、妇女解放观、民族平等观、实事求是观,是中国少数民族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   关键词:邓恩铭;哲学社会观;探析   1002-6959(2009)05-0054-06      邓恩铭(1901-1931),原名邓恩明,字仲尧,水族,贵州荔波县人。在中国革命史上,邓恩铭是中国少数民族最早的共产主义先驱。他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邓恩铭一生,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奋斗不息,直至献出宝贵生命。他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少数民族最早的杰出革命家,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他短暂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本文试对邓恩铭哲学社会观作初步探析。      一、少年邓恩铭的社会观      邓恩铭的少年时代,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水族地区各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邓恩铭家庭贫困,他从小就帮助母亲推豆腐,并赶早市卖豆腐,维持家庭生计。尽管家庭生活艰辛,邓恩铭父亲很有见识,希望长子邓恩铭能读书,以便转变家庭的命运。邓恩铭先后被送进私塾馆和县立初小、高小读书启蒙。在私塾馆,他受到儒家文化的启蒙,学习了四书五经和“三字经”、“百家姓”,在县立高小新式学校,他接受了修身、国文、历史、地理、天文、格致等课程的学习,受到新文化思想的影响。新式学校教科书写明教育宗旨是:“注重自由平等之精神,守法合群之德义,以养成共和国民之人格,启发国民之爱国心,养成独立自营之能力”。这个教育宗旨在学校思想进步的教师教学中得到贯彻。其中,高煌是对邓恩铭影响最深的一位爱国教师。高煌曾留学日本,受孙中山先生影响,他宣传孙中山革命主张,反对列强侵略中国。教学中他采用新式教学法,培养学生民主共和意识、忧民忧国意识。这对邓恩铭幼小心灵产生了积极影响,使他初步萌生了忧国忧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萌芽。邓恩铭在学校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对诗歌歌谣有浓厚兴趣。他耳闻目睹了水族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写诗感叹:“种田之人吃不饱,纺织之人穿不好。坐轿之人唱高调,抬轿之人满地跑。”诗中,少年邓恩铭对剥削阶级憎恨、对劳动人民同情的阶级情感鲜明体现出来。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在他少年心灵中播下了种子。   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边远的贵州荔波县城也掀起了反日讨袁的爱国运动。邓恩铭积极投入到这场爱国运动中,每逢赶场,他就与同学们拿着三角旗逐街逐巷宣传,并发表反日讨袁演说。他还将用过的日本袜子当众烧毁,以示抵制日货的决心。这是邓恩铭第一次参加的政治活动。   在反帝反封建民主思想影响下,邓恩铭对妇女平等理由也有自己的认识。一次在放学路上,他看到一位粗壮男人毒打妻子,旁边一位长辈也在数落女子不从夫就是失德。他上前质问:   “现在是民主共和的天下,提倡男女平权,你还讲古代前朝的三从四德,这个不是反对共和、复辟帝制吗?”这位长辈问得目瞪口呆,男人也只得住手。此事,在荔波县城传为佳话。   邓恩铭老师的女儿高卓群为不能随父亲参加校方祭孔仪式而啼哭。邓恩铭安慰她说:   “孔夫子是专制皇帝的圣人。他从来就不喜欢女子读书,你为什么还要去祭他?现在共和了,男女平权,女子一样可以读书,一样可以立足社会。你应该像你祖母一样,当女教习。你看汉朝的班昭,帮助他哥哥班固修《汉书》,花木兰替父从军,立下汗马功劳,都是扬名史册的奇女子,你也要为女子争光。”   邓恩铭的行为和对话,充分体现了他男女平权的思想。一位年仅十几岁的少年,能有这样的社会认识,难能可贵。   邓恩铭非常崇敬历史上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李自成、秋谨、潘新简(水族起义农民英雄)。他希望人生道路上效仿英雄,他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感想:“甲午战役丧海军,辛亥革命推满清。勾通外国那拉氏,直捣皇陵李白成。”“潘王新简应该称,水有源头树有根,只为清廷政腐败,英雄起义救民生。”   对比邓恩铭的几首诗歌,可以看出,他对社会本质的认识在深化。由不满不平等社会到揭露不平等社会的根源,进而歌颂农民起义英雄李自成、潘新简“英雄起义救民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社会认识,在离乡求学之际,欣然命笔写下了以下充满豪情壮志的诗篇:“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业不成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赤日炎炎辞荔城,前途茫茫事无分。男儿立下钢铁志,国计民生唤然新。”“南雁北飞,去不思归。志在苍生,不邓恩铭的哲学社会观论文资料由.zbjy.提供,地址.顾安危。生不足惜,死不足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