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满族游艺文化
摘 要:满族游艺文化源远流长,它既是满族的一种生活方式,又是满族的一种文化。渔猎生产是满族游艺活动产生的母体。在满族历史形成发展中,虽然活动区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间也吸收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多元文化,但骑射文化始终贯穿其中。滑冰是满族入关前早已开展的运动,除了用于狩猎和娱乐之外,也经常用于战争,是八旗官兵比较喜欢的一项游艺活动。现在仍然存在的珍珠球、赛威呼、雪地走、打得栲等体育活动,从其产生的渊源来看,都是产生于满族在关外的生活时期。在分析满族游艺发展历程和满族游艺文化种类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利用满族游艺文化的五种模式,即符号模式、民俗村模式、商演模式、节庆模式和纪念品模式。
关键词:满族;游艺文化;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C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101-02
一、满族游艺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入关前的游艺状况
渔猎生产是满族游艺活动产生的母体。满族早期从事游牧生产,其游艺活动大多与此相关。在满族历史形成发展中,虽然活动区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间也吸收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多元文化,但骑射文化始终贯穿其中。后金时期,努尔哈赤把骑射作为立国之本。滑冰是满族入关前早已开展的运动,除了用于狩猎和娱乐之外,也经常用于战争,是八旗官兵比较喜欢的一项游艺活动。现在仍然存在的珍珠球、赛威呼、雪地走、打得栲等体育活动,从其产生的渊源来看,都是产生于满族在关外的生活时期。
萨满教的宗教信仰是满族游艺活动产生的精神土壤。在萨满野祭礼俗中,也孕育了许多游艺项目,如火祭中的闯火阵、沐火、传火、嬉火。
生存环境是满族游艺文化产生的自然因素。许多满族带有自娱自乐的游艺活动是在满族早期相对比较闭塞的生存环境下产生的。例如滑冰、满族及其先民在长期与冰雪接触过程中,发明了冰鞋、爬犁、拖床等冰上行走工具,还创造了各种滑冰技术。清王室统治全国后,仍保持了以滑冰训练军队的旧俗,每年都要在太液池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滑冰检阅,称之为冰嬉,后逐步形成民族体育运动项目。
(二)满族入关后的游艺文化
满族入关后,其原有的文化所依托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体地位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入关后,满族的许多游艺项目受到朝廷的重视,并创造条件使其发展、推广,尤其是以骑射著称的传统得以保持和发展。满族的骑射活动名目甚多,有骑射、步射、追射,还有射柳条、射香头、射月子等。
作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渔猎活动,使满族人通过骑射锻炼了强健的体魄,也孕育出许多民族游艺项目。如滑冰、踢熊头、狩猎、摔跤、荡秋千、采珍珠、赛威呼、刀劈三关等。与此同时,满族的冰上运动和摔跤等运动项目在入关后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比如从朝廷到民间每年都要举行冰上竞技比赛,主要进行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上球戏和冰上集体表演等。
(三)满族现代的游艺文化
满族游艺的兴衰和满族作为统治民族的地位是分不开的。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满族的社会地位得到认可,一些满族传统游艺项目也得到发展。如珍珠球、赛威呼、摔跤、打石球等又开始兴盛起来。
目前,满族的一些民众游艺具体可分为四类:竞技游艺项目、游艺表演项目、民间游戏项目和女子游艺项目。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珍珠球运动已经成为全国民族运动会的竞赛项目。
二、满族游艺文化的种类
(一)满族民间讲述与演唱
满族的“讲古”。讲述的内容多以本族、本姓的族源历史、神话传说以及开基的英雄人物传说为主,除此之外,老友各类民间故事、民俗典故,等等。
满族的说部。在满族的口头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满族说部”。“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女真人自辽、金以来在民间世代口耳相传的长篇说唱艺术,代表满族及其先民口头文学的最高成就。
满族的神话传说,包括开天辟地神话、日月星辰的形成等自然现象的神话、人类起源和族源神话、与魔鬼斗争神话。
满族民间故事。满族民间故事及其鲜明的特色:故事中多以女性形象为主角,她们或是创世的始祖,或是救世的女神,或是解难的女英雄。
满族民歌。满族民歌内容丰富,较之汉族民歌,多了一些渔、猎、牧劳动和八旗兵出征及思念亲人内容歌曲。
(二)满族民间音乐舞蹈表演
满族萨满祭祀歌舞。萨满祭祀的舞蹈,以上身的“摆”、臀部的“扭”、膝部的“抖”来突出整个身段的动作,配之以节奏分明的单鼓的敲击和摇铃摆动的声响,营造出现场热烈而神秘的气氛,使人如痴如醉。
满族莽式舞。莽式舞是流传满族民间的筵席歌舞。其姿势为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成双对舞,成为莽式;众人拍手而歌,击堂鼓伴奏,又各以“空齐”二字和之。莽式为舞,空齐为歌,莽式空齐,即歌之舞之之意。
清宫廷舞蹈庆隆舞。此演出气势豪迈、节奏强烈,舞蹈动作大都是从狩猎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