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沪科版 第三章 力与相互作用
第三章 力与相互作用
教材分析:全章共四节,教材正方中安排了五个层次的探究活动。本章教学重点:一是牛顿第三定律:二是胡克定律:三是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本章教学难点:一是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二是有关滑动摩擦,静摩擦问题的分析。
3.1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与技能: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能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会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参与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力的相互作用的探究活动感兴趣,有深入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难点: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复习:
力:定义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力。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每一个力都能同时找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产生力的物体,受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力,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力的分类:
(1)按力的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按力的效果分:动力、阻力、压力、拉力、支持力、浮力等
力的要素:通过示范开门动作引导学生说出力的三要素,三要素任一个都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图示:用一根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便是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用的比较多作用点、方向。
拔河比赛时,双方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甲对乙对,甲赢乙,乙赢甲,甲大于乙。
实验探究:把拔河比赛的两队人能否看作甲乙两个人呢?男女各一人。
观察:
让小女孩“主动”拉小男孩,再释放。现象:示数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让大男孩“主动”拉小女孩,再释放。现象:
双方同时施加拉力,再释放。现象:
大男孩对小女孩的力叫做作用力,小女孩对大男孩的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把上述规律总结出来即为(相互作用力的关系)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可表示为:F甲对乙=-F乙对甲
其中-号表示方向相反,牛顿第三定律不仅适用于固体间的相互作用,也同样适用于液体和气体间的相互作用,且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例:苹果受重力,(施力物体地球,受力物体为苹果)其反作用力为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
手掌击桌子,手对桌子的作用力的反作用力为桌子对手的作用力……
解释生活现象
既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为什么人都喜欢打别人而不喜欢被人打?
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等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鸡蛋为什么破了而石头没破?这与牛顿第三定律一样吗?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与平衡力的异同,下节课再说。
小结: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板书设计: 牛顿第三定律
力
定义: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性质:
力的图示、示意图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
解释生活现象
课外练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平衡力的异同
教学反思:应让学生提前学习力的相关概念再给学生讲解力的命名。
作业:加速度、电磁打点计时器、牛顿第三定律内容及相关概念的整理。
3.2 弹力
教学目标:
知道形变的含义及产生弹力的原因和条件
知道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能正确画出力的示意图。
通过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理解胡克定律,并能利用胡克定律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弹力产生的条件,其大小、方向有什么特点、规律。
新课导入:大家笔里都有小弹簧用手压时,手感觉有力的作用。小时候大家玩弹弓石子为什么能打出去,女生用的皮筋用手拉手感觉有力的作用,射雕英雄传里的郭大侠一箭双雕时,其弓箭为什么会出去等。——由于受到弹力。
形变与弹力
1、弹性形变 上面所举的例子有什么共同之处?——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
形状:弹簧长短的变化等。
形变方式
体积:用力压球,球体积变小。
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能恢复原状如:弹簧、橡皮筋等。
形变分类
非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如:泥巴、橡皮泥。
形变可看到
形变用肉眼看不到(微小形变)可用辅助仪器去观测
弹性限度(弹簧你使劲按最后发现其恢复不了原状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若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力后,物体就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我们把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就会对跟它接触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由定义知:产生弹力的条件:弹性形变(易见、微小形变);接触
判断有无:
1、定义判断 2、利用假设法
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弹力、方向
面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植养人文气韵 奠基诗化人生 构建和谐校园.doc
- 森林生态学精要.doc
- 桂电电气专业课高电压要点.docx
- 植物农药教学大纲(2012-4-12ou).doc
- 森林水文学翻译西农.doc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护理常规.doc
- 概预算试卷答案.doc
- 模具拆装实验报告.doc
- 森林防火应急通信指挥系统.docx
- 楼道触摸演示开关设计报告.doc
- 专题02+时事热点(精讲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安徽专用).pptx
- 专题10+经济建设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pptx
- 专题02+西游记【名著概览】+-+2025年中考语文必读名著演练.pptx
- 专题七+认识国家(课件)-【省心备考】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优质课件.pptx
-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精品资源.pptx
- 跨学科实践15:制作“龙骨水车”(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项目化课程案例.pptx
- 第13课_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选择题专项讲解——综合类(课件)2025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选择题练习.pptx
-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精品资源.pptx
- 7.3+感受澳大利亚(第二课时)-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晋教版2024).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