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科技群英》课件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明科技群英》课件2

1982年适逢徐光启诞生320周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重修位于徐家汇天主教堂旁的徐光启墓,并将墓址南丹公园更名为光启公园。 徐光启墓园 墓侧有徐光启《刻几何原本序》手迹的碑廊,由数学家苏步青手书“明徐光启墓”的墓碑,徐光启塑像立于墓前,供人凭吊。 晚明科技群英简介 朱载堉(1536-约1610) 明代律学家、数学家、历学家。字伯勤,号句曲山人。重视数学,提出“理由数显”的思想,在历史上第一次以精密的计算为基础,构筑起一套科学的音律体系,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虽然远离欧洲,但他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 再休提无钱, 再休提无权, 一笔都勾断。 …… 种几亩薄田, 栖茅屋半间, 就是咱平生愿。 ——朱载堉《醒世词·平生愿》 朱载堉《乐律全书》 朱载堉著《乐律全书》书影,民国二十四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版。全书三十六册,收载了朱载堉撰写的所有乐律书籍。 天运无端,惟数可以测其机;天道至玄,因数可以见其妙。理由数显,数自理出,理数可相倚而不可相违。 ——朱载堉《进历书奏疏》 朱载堉求出十二平均律的参数 朱载堉考证辨析的八音乐器 朱载堉纪念馆 朱载堉发明的双排算盘 第一个使平均律数学上公式化的荣誉,确实应当归之于中国。 ——李约瑟 《乐圣—朱载堉》书影 宋应星(1587—约1665) 明代科学家,字长庚,江西奉新人,万历举人,历任江西分宜教谕、福建汀州府推官、南京毫州知州等职。祟桢十七年(1644年)宋应星弃官回乡,后曾仕南明,约死于清顺治年间。生平究心实学,著有《天工开物》一书,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名著。其他著作有《野议》、《论气》、《谈天》等。 宋应星 宋应星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 《天工开物》书影 《天工开物》绘载的筒车图 《天工开物》绘载的养蚕治丝图 《天工开物》插图 花机 《天工开物》插图 独轮推车 宋应星(邮票) 十九世纪,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汉学家儒莲首次将《天工开物》的一些篇章译成法文,并盛赞该书是中国的“技术百科全书”。英国李约瑟也称《天工工物》为中国“十七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 ”。 徐霞客(1586—1641) 明地理学家,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幼年好学,博览图经地志。因明末政治黑暗,徐霞客不愿入仕,专心从事旅行,足迹所到,北至燕、晋,南及云、贵、两广,旅途中备尝艰险。其观察所得,按日记载。死后由季梦良等整理成富有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 明徐弘祖(号霞客)著,世传本有十卷、十二卷、二十卷等数种。作者去世后由季梦良、王忠纫编次成书,后有散佚,经历次传钞整理,多非本来面目。又发现浙游至粤西游旧钞本五册,题名《徐霞客西游记》,所记日数、字数均较世传本为多,有原编者季梦良壬午(1642年)题识,应是季编本的残存部分。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开中国地理学界系统观察、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对西南边区地理,提供不少稀有资料。有关石灰岩地貌的记述,早于欧人一个多世纪。文笔生动,记述精详,亦是很好的文学作品。 《徐霞客游记》 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徐霞客 《徐霞客评传》 徐霞客纪念邮票 ■世界文化名人——医圣李时珍 ■会通中西的近代实验农业开拓者——徐光启 ■晚明科技群英简介 导入 中国古代在传统科技方面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却远远落在后面。不过,在晚明时期,曾一度涌现出以李时珍为代表的一批取得重大突破的科技巨匠。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批科技群英?他们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什么成就?体现出来哪些时代特点?让我们走进晚明,去近距离感受近代前夜这些巨匠的风采。 世界文化名人——医圣李时珍 李时珍(1618—1593)像 明代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世业医。李时珍继承家学,更着重研究药物,重视临床实践与革新。常上山采药,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农、铃医请教,并参考历代有关书籍八百余种,对药物加以鉴别考证,纠正了古代本草书籍中药名、品种、产地等某些错误,又收集整理宋,元以来民间发现的药物,充实内容,经二十七年著成《本草纲目》,收录原有诸家《本草》所载药物一千五百十八种,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他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人民丰富的药物学经验,对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医药学的一份宝贵遗产。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流传于世,另有《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命门考》等已佚。 李时珍采药图(雕塑) 在编撰《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李时珍除参阅800多种图书文献外,还餐风宿露、历尽险阻,亲自采集药物标本,足迹遍及湖北、湖南、广东、福建、安徽、江西、江苏、河南、河北等地,行程达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