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手工教案
六年级手工制作教案
第一课时:声音的产生
活动目标:
通过“声音的产生”小装置的制作和实验,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的过程和特点,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兴趣。
活动材料:
材料:32开“声音的产生”彩色卡纸,描图纸,较好的半透明的用于扫描的专用纸。、
工具:刻刀,胶水。
活动过程:
1.在着眼用手将其来回卷曲,是卡纸卷成2层的援助形直筒,用橡皮筋套在直筒中间扎紧,用胶水粘合圆筒。
2. 根据筒的直径大小在描图纸中间画一个圆,在圆中心,用刀刻出一细长条(图二)然后用哪个橡皮筋将带有刻条的描图纸套上。
3.对着纸筒空的一端讲话。
4. 一次类推,另一边也是同样如此。
5. 想一想。声音是怎么演产生的?声音是怎么样传播出去的?
注意事项:
教师可适当介绍有关声音的知识,或通过趣味的声学实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
?
?风力舂模型
活动目标:
2.通过模型让学生掌握其结构,了解曲轴连杆机构,是怎么样上、下移动的。
3.了解杠杆简单的机械活动。
4.通过交流了解杠杆机械广泛的应用;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制造和利用简单机械的聪明才智。
活动准备
??? 材料:“风力舂”模型。铁丝、双面胶。
??? 工具:剪刀,尖嘴钳子,刻刀,锥子,胶水。
活动过程:
1.将模型剪下来,按照图三打孔,
2.底座和支架座,舂杆,料槽等部分粘贴。
3.估算长度,将铁丝分成三段,把铁丝弯成像图二中的曲轴。连杆和轴销。
4.按照图三折。图四安装。
5.薄彩纸剪成风轮叶。
6.如图五所示, 按步骤制作。
7.班内交流。
8.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类轴杆机械。描述他是怎么工作的。
?? 注意事项????? 可适当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 第三课时:空气灭火
活动目标
?? 通过制作“空气炮”和实验,是学生了解一些放火、灭火的常识。
活动准备
材料:“空气灭火”彩印卡纸两张,小蜡烛一支。
工具“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1.按照图形制作空气炮。
2.完成后,在桌面立一支蜡烛,火焰正对空气炮的炮口,用手迅速拍打一下“炮口”就会射出气流将蜡烛吹灭。
3.改变距离,可以自己试着做一下实验。
4.班内交流:你知道哪些放火,灭火的知识。
注意事项
?? 联系实际,介绍一些火灾的成因,和危害,以及给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介绍一些消防知识。
?
?? 第四课时:计时器
活动目标:
1、通过沙漏和摆的计时实验,使学生了解其计时原理,使学生了解摆在小角振动时的等时性,以及其周期与摆长的大致关系。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实验技巧和技能。
2、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实验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白纸板,棉线,螺帽,透明胶带。
工具:圆规,剪刀,细沙,秒表。
活动过程:
1、用圆规在白纸上画一个直径约120毫米的圆并剪下来,在从圆周的任一位置沿半径方向向圆心剪一刀。
2、沿被剪半径位置的两侧分别向另一侧滑移,使圆片逐渐卷曲成一个圆锥杯状体,使杯口比价用水杯的口径大些。用透明的胶带粘合固定锥体杯,然后减去锥体的锥尖,使其成为带有小孔的“漏斗”。
3、实验一:用手指堵住漏斗口,向漏斗中倒入适量细沙,并记住倒入细沙在漏斗中的位置,在按下秒表开始计时的同时,迅速移开堵住漏斗口的手指,观察细沙流入下面碗中的情况,直到细沙漏完的一瞬间,按停秒表,记录所需时间。
4、实验二:(1)将小螺旋帽系在棉线的一端,另一端系在桌沿的小钉子上,使其摆动起来,用秒表计量器摆动302次的时间,求出这个摆每完成的摆动一次的时间。重复3次,尽量使每次摆动的角度相同,分别求出每次的周期,研究它的规律和特点。
(2)改变摆线的长度,研究摆线的长短与摆动周期的关系,并归纳其周期和摆线的长短的大致关系。
(3)调节摆线的长短,能否做成一个周期为1秒的摆?并用直尺测量这个摆的摆长。调节摆线长度,能否做成一个周期为2秒的摆?并测量它的摆长。
5、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实验探究的兴趣。
注意事项:
教师可以适当介绍计时器演变发展的相关知识,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
第五课时:变倍显微镜
活动目标:
1掌握实际、制作抽拉直筒的方法。
2、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初步了解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和显微镜的应用。
3、通过制作和观察活动,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32开“30倍变倍显微镜”彩印卡纸(一)、(二)2张,凸透镜3片。
工具:剪刀,刻刀,浇水。
活动过程:
1、将彩印卡纸上制作目镜筒的部件剪下,并将标有空符号“*”处刻空为目镜孔和物镜孔。在虚线标示位置用刻刀划痕,并折粘成目镜筒和物镜筒。
2、在物镜筒的物镜孔位置粘上两目镜1和2.将其中一片目镜与装在目镜筒钱的目镜凸面相对,间隔25毫米粘接在物镜筒中。这样,一架“变倍显微镜”就做成了。
3、实验观察:
(1)手持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