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诺模型分析移动通信市场
基于古诺模型对我国电信产业移动通信市场寡头现象的分析
经济Q1241班 庹麒麟本文运用古诺模型对我国电信产业移动通信市场存在的寡头进行分析,本文同时分析了2008年我国电信产业重组之前的双寡头现象和2008年我国电信产业重组之后的三寡头现象。根据本文的分析,无论是重组之前还是重组之后,我国电信产业移动通信市场都存在市场不均衡。与双寡头和三寡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经过修正,引入不同成本下存在的寡头模型,我们发现在移动通信市场上存在市场势力不均衡是正常的。
至今为止,我国电信产业已进行了三次重组。在2008年第三次重组之前的中国电信业中,将移动通信业务作为主要业务的运营厂商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虽然还有其余四家厂商,但它们是以固话和互联网业务为主。一般认为,市场集中度CR430%的行业为竞争性行业。超过30%即为寡头垄断,超过75%垄断程度就非常高。
在2008年,仅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厂商在移动通信市场上的集中度就远远超过了75%,所以属于双寡头垄断格局。重组之后,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进行全业务经营的厂商寡头竞争的格局,垄断程度达到100%,移动通信市场由两家厂商变为三家厂商,属于三寡头的垄断模式。
一、古诺双寡头模型
前提条件有:
①市场上仅有两家厂商。
②这两家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共同来满足市场需求。
③这两个厂商相应的成本相同,规模相同。④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
假设两个厂商1、2,它们的产量分别为q1、q2,总供给Q=q1+ q2 ,产品市场价格为p,两个厂商的固定成本都为c1 ,边际成本都为c2。
令P(Q)=a−bQ =a − b(q1 + q2 ) -------------(1)
厂商1的利润函数为:
π1=(p-c1)q1-c1=[a −b(q1 +q2 )–c2 ]q1–c1-(2)
∂π1/∂q1=-2bq1-c2+a-bq2--------------------(3)
二阶函数小于0,所以厂商1的利润函数一定有最大值:
π2=π3=(5〖(a-c2)〗^2)/144b。
令(3)式等于0,得到厂商1对厂商2产量的反映函数为: q1=(a-c2)/2b-q2/2
q2=(a-c2)/2b-q1/2。
厂商1与厂商2应该平分市场供应产品的总量,即:q1=q2=(a-c2)/3b------------------(4)
带入(1)式得:p=(a+2c2)/3-------------(5)
将(4)和(5)式带入(2)式得:
π1=〖(a-c2)〗^2/(3^2 b)-c1。
对称性可知:
π=π1=π2=〖(a-c2)〗^2/(3^2 b)-c1-------(6)
二、古诺三寡头模型分析
令 p(Q) = a − bQ = a − b(q1 + q2 + q3 )--------(7)
π1=( p–c2 )q1-c1 =[a−b(q1+q2 +q3)-c2]q1–c1
q2=(a-c2)/2b-(q1+q3)/2
q3=(a-c2)/2b-(q1+q2)/2
π= π1=π 2= ((a-c2 )^2)/(4^2 b)-c1
三、 实证分析
2003年
2005年
2007年
中国移动
65.10%
65.87%
66.24%
中国
34.90%
34.13%
33.76%
2009年
2011年
2013年
中国移动
71.94%
65.5%
欠缺
中国联通
31.33%
21.0%
欠缺
中国电信
7.73%
13.5%
欠缺
四、模型修正
设两个厂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成本分别为c3和c4。且前者大于后者。根据与前面相同的分析,很容易就可以得到两个厂商的均衡产量分别是:
q1=(a-2c3+c4)/3b
q2=(a-2c4+c3)/3b
由于成本存在差异,所以不同厂商之间产量也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所以进而两个厂商的市场份额也会存在不同的差异由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进入市场时的实力不对称,经过不断的竞争博弈,二者的主要业务指标(用户数)会稳定在2:1的水平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经济基础第15章.pdf
- 历史:4.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课件(川教版七年级上).ppt
- 经济地理学课件-第十一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产业分析4-2.pdf
- 历年四级翻译归纳及其考点.doc
- 历年护师资格考试选择题精选.doc
- 历史:第26课-新中国外交-课件4(岳麓版必修一).ppt
- 卢江执行力培训方案.ppt12.15.ppt
- 经济基础第2章.pdf
- 厉为民研究员论文-中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比较研究.doc
- 经济学基础27869的复习资料及试题.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