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综合治理研究[J].pdf

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综合治理研究[J].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8卷 第16期 甘肃科技 Vol28 No16 2012年8月 GansuScienceandTechnology Aug 2012 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综合治理研究 王正国 (中石油中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北京 100007) 摘 要:随着煤层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煤层瓦斯含量增大;同时回采工作面实现了采煤机械化,产生了大量高产高效 工作面,使得原来工作面瓦斯含量不大的矿井,也逐渐变成上隅角瓦斯积聚超限,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巨大隐患。 详细地分析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原因及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并根据A采煤工作面实际情况,通过采用 风量调节、本煤层瓦斯钻孔抽放、采用引风帘解决上隅角瓦斯、采空区瓦斯抽排和上隅角瓦斯抽排相结合的方法,使 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同时对防治其他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 聚超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TD7125 3   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逐步加深,开采范围不断 作面风排瓦斯量达10m/min,采空区瓦斯涌出量达 3 扩大,生产重心逐渐向深部煤层转移,使煤层瓦斯赋 7m/min。虽已采取增加风量、本煤层瓦斯钻孔抽 存量逐步加大,相对瓦斯涌出量和绝对瓦斯涌出量 放和采用引风帘排放上隅角瓦斯,但该区域采煤工 呈上升趋势。同时回采工作面实现了采煤机械化, 作面上隅角瓦斯经常处于临界状态,不但造成经常 产生了大量高产高效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随着工 停工而且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 作面的正常前进,采空区上覆岩层的跨落,邻近层及 围岩、煤柱受采动压力的影响,大量的瓦斯涌入采空 2 采煤工作面瓦斯来源分析 区,使得原来工作面瓦斯含量不大的矿井,也逐渐变 瓦斯在煤层中以游离或吸附状态存在,随着煤 成上隅角瓦斯积聚超限。尤其是上隅角作为工作面 层的开采,对煤层的层理结构造成破坏而释放和分 采空区的漏风交汇处,最容易形成瓦斯积聚区,如果 散在开采空间,形成瓦斯涌出现象。煤层被采出后, 处理不好,必将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因此采煤工作面 煤层上覆的顶板塌落,形成冒落带和岩层的断裂带 上隅角瓦斯综合治理是瓦斯治理的重中之重,也是 裂隙带,由于卸压作用,周围瓦斯由高压带向低压区 摆在煤田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域空间进行扩散,释放到采空区或开采空间,形成临 近瓦斯。根据红梁矿井的地质条件,分析A采煤工 1 概况 作面风流中瓦斯来源由3部分组成:1)采煤工作面 红梁井田地质构造简单,只有汝箕沟向斜贯穿 新暴露煤壁的瓦斯涌出;2)工作面割煤时煤体释放 该井田,未发现褶曲和断裂构造。井田含煤地层为 的瓦斯;3)采空区瓦斯,其瓦斯来源有两方面,一是 下侏罗系汝箕沟组,其中矿井瓦斯赋存主要表现为 采空区残留煤体,二是来自受采动影响的临近煤层 东翼高,北翼低。其 中东翼 A煤层总厚度为 和围岩。利用壁罩法实测回采过程中工作面瓦斯涌 3 2034m,瓦斯赋存量约 12亿 m 以上,为高瓦斯、 出量占总瓦斯涌出量的比例分别为:10% ~20%、 低二氧化碳矿井。A煤层分九个分层开采,A-1采 20%~30%、50%~65%。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