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协和医学杂志
Medical of
Journal UnionMedical
Peking CollegeHospital
·综 述·
胰腺导管上皮内瘤变
常晓燕,李霁,姜英,陈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30
通信作者:陈杰电话:010E—mail:xhblk@163.corn
【关键词】胰腺癌;胰腺导管上皮内瘤变
【中图分类号】R73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081(2011)02—0167.05
DOI:10.3969/j.issn.1674-9081.2011.02.017
众所周知,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
的肿瘤之一,位居美国肿瘤死亡原因第4位¨1。胰 ogy.jhu.edu/panereas—panin)。
腺癌早期诊断困难,80%的患者首诊时已有扩散及
转移,传统的放化疗对胰腺癌患者治疗效果不好, 胰腺导管上皮内瘤变的
手术是现今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即使患者可以手 临床病理学特点
术治疗,术后仍有很高的复发及转移率。胰腺癌患
者的1年生存率约20%,5年生存率小于5%,近几 胰腺导管上皮内瘤变是发生在胰腺小导管的非
十年来胰腺癌的治疗几乎没有任何进展嵋J。但胰腺癌 浸润性上皮性肿瘤,伴有结构和细胞的异型性,小
早期浸润患者,手术切除后5年存活率可达25%一 导管直径0.5cm,胰腺主导管没有PanlN病变。
30%;胰腺癌前病变及非浸润性癌患者经手术切除 PanlN是一个显微镜下的诊断,不能在大体标本和影
后甚至可痊愈旧]。提高胰腺癌患者存活率最重要的 像学中诊断∞J。也有报道,胰腺内多发囊肿的病理
步骤是尽早发现胰腺肿瘤,并尽量在肿瘤广泛浸润 所见是胰腺多发PanlN¨J。
前手术切除。
胰腺正常的导管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或矮柱状,
在寻找胰腺癌早期病变的过程中,病理学家逐
细胞核位于基底,无异型性及核分裂。根据导管上
渐认识了一些胰腺癌的癌前病变,并在生物学行为
皮结构和细胞异型性可将PanlN分为3个级别,即
及分子遗传学上进行了深入研究。胰腺癌主要的癌
前病变包括胰腺导管上皮内瘤变、胰腺导管内乳头
胞黏液化生伴轻度异型性,上皮细胞高柱状,细胞
状黏液性肿瘤、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等,其中胰腺
核圆形或椭圆形,核长轴与基底膜垂直;根据是否
导管上皮内瘤变最常见,是与胰腺癌关系最密切的
癌前病变,与胰腺癌的分子遗传学特点最为接近‘41。
扁平或乳头状均可,上皮中度异型性,细胞极向消
尽管胰腺导管内病变已经发现有100年的历史,
失,核重叠,核仁增大,染色质增粗,核分裂少见。
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胰腺导管内病变的命名
PanlN-3级又可称为原位癌,病变多为乳头状或微乳
仍较混乱,如化生、异型增生、导管上皮病变等,
头状,扁平病变少见,上皮重度异型性,管腔内上
这不利于各个研究机构间的沟通和理解。1999年国
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