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财政支农效率.doc
关于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财政支农效率
关于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财政支农效率 导读: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财政支农效率09年第4号公告显示,2006—2007年河南、甘肃、山西、黑龙江、江苏、湖南、福建、陕西、内蒙古和重庆10省区市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和相关涉农政策执行中存在很多影响财政支农效率的理由。其一,部分地区财政支农投入政策未完全落实到位,财政支农投入未达到法定要求,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未达到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的省市县个数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财政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但是财政支农效率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财政支农效率一直是学术界及各级政府开展研究的热点理由,这些研究更多的是从实证方面分析财政支农的效率。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制约财政支农效率提高的各种因素,并提出解决的策略和倡议。
关键词:财政支农;效率;新制度经济学
1000-176X(2010)09-0078-05
一、我国财政支农效率不高理由的既有研究述评
1.我国财政支农目前状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执行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的经济职能,政府活动应该限制在市场失灵领域的宏观经济层面,提供公共产品,致力于社会公平。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财政支农效率论文资料由..提供,地址.因此,政府以较高效率增加和使用财政支农资金,这不仅是由农业的生态和环境作用以及我国农村土地兼具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资料属性的公共产品性质决定的,也是解决我国长期积累的二元城乡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定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六五”到“九五”时期,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分别为658.48、l167.77、2271.95和4938.88亿元,分别占同期国家财政收入的8.69%、9.38%、9.75%和9.29%。截至2010年,我国连续7年 一号文件都锁定“三农”,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成为主题,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历史阶段的战略考量。2001—2005年,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为10392.94亿元,约占同期国家财政收入的9%左右,2001--2007年,我国财政用于支农资金支出年均增幅超过20%,2008年我国财政用于支农资金支出达到5955.5亿元,增长37.9%,其中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达到1027.7亿元,增长107.7%。2009年,我国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合计7253.1亿元,增长21.8%。其中,支持农业生产支出2679.2亿元,对农民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支出1274.5亿元,推动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支出2723.2亿元,农产品储备费用和利息等支出576.2亿元。
在我国财政支农支出规模不断增加的同时,应注意到我国财政支农效率不高的客观现实。国家审计署2009年第4号公告显示,2006—2007年河南、甘肃、山西、黑龙江、江苏、湖南、福建、陕西、内蒙古和重庆10省区市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和相关涉农政策执行中存在很多影响财政支农效率的理由。其一,部分地区财政支农投入政策未完全落实到位,财政支农投入未达到法定要求,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未达到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的省市县个数占总数的33%,财政支农投入增量未达到上年增长水平的省市县占总数的18%,未按规定对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和建设用地税费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的部分三项指标进行统计和考核的地区,分别占80%、75%和87%。其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亟待加强,防汛抗旱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滞后,部分地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缓慢,部分省市耕地面积减少。其三,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不够规范,部分地方存在违规使用财政支农资金或资金管理不规范,违规使用资金、不规范管理资金、配套资金不到位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存在理由,部分地区结存资金数额较大,部分项目资金使用效益较差。审计抽查的10省区市应于2007年底完成的86个财政支农项目中,有32个未达到设计要求和预期目标,占抽查项目总数的37%。
2.我国财政支农效率不高理由研究的代表性观点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就财政支农效率不高理由进行深入研究,并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其一,政府财政支农支出规模说。该种观点认为政府有财力但不愿投入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 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从实践中看,的确有部分地方政府没有达到法律要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