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doc
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
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 导读:破坏生态平衡时,往往会忽视这个前提的作用,不了解许多破坏生态平衡的恶果正是由于忽视了这个前提,特别是12345 【摘 要】近年来各个理论领域都开始深入研究和讨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由,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理由尤其受到广泛关注#65377;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非常丰富,它的每一个原理对于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指导作用#65377;本文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作用体现在五方面:物质世界及其一般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但又离不开自然界;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但人之所以成为人是社会的产物;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实践的指导;人不是宇宙的中心,但人是评价的中心#65377;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
1674-6848(2010)01-0041-09
【简介】黄枬森(1921-),男,四川富顺人,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65380;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65380;哲学史研究#65377;(北京 100871)
【收稿日期】2009-09-20
Philosophical Basis of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UANG Nan-se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any theoretical fields have paid much attention to researching and discussing the problems on constructing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specially its philosophical basis.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contains a variety of principles, each of aterialism on constructing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reflected in the folloaterial on rules exist objectively; the human society the nature, but essential for the nature; the society is posed of every specific man, an is a product of the society; practices are the basis of cognitions an is not 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 but the center of evaluations.
Key aterialism
“生态的”(Ecological)一词来自“生态学”(Ecology),其中的“Eco”来自希腊文,意为“住所”,这个词是德国科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在其《生物体普通形态学》中首先提出的#65377;这个词被译成“生态”,意为“存活状态”是很贴切的#65377;最初这个词指的是生物群落的存活状态,包括一个生物群落与其他生物群落的关系,以及与其存活环境的关系,完全是一个生物学名词,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人类生态学的概念#65377;到60年代以后,由于人类的自然环境理由愈来愈明显和严重,人类生态学就愈来愈受到关注,研究的人也愈来愈多,但在称呼上仍简称生态学或生态理由,极少称人类生态学或人类生态理由#65377;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关注经济建设与生态的关系#65377;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由..收集整理提供,如需论文可联系我们.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65380;环境友好型社会#65377;
党 的倡导得到我国理论界的热烈响应,近年来各个理论领域都开展了对建设生态文明理由的深入研究和讨论,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专著,研究了建设生态文明理由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理由#65377;人们从正反两方面深思这个理由:过去在努力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时为什么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在思维方式上#65380;哲学上出了什么理由?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应该以怎样的思维方式#65380;什么哲学思想为指导?人们给出了许多答案:有的认为过去指导现代化的哲学思想是机械论哲学,现在应该以有机论哲学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过去是实体哲学,现在应该是过程哲学;过去是线性思维,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