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原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原理

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原理 清华大学 热能工程系 岳光溪 吕俊复 100084 Tel 一 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的一般考虑 炉型选择 预备性计算 锅炉效率计算 脱硫计算及石灰石脱硫热效应和烟气量变化 空气平衡计算 燃料及石灰石计算 整体布置 a-∏形 b-M形 c-倒背锅形 d-半塔形 e-改良∏形 f-紧凑型 组成部分 循环回路: 炉膛 气固分离器 固体粒子回送装置 外部热交换器。 尾部烟道: 再热器 过热器 省煤器 空气预热器 效率估算 1 q2的计算 石灰石脱硫对烟气量的影响 过量空气系数 2 q3的考虑----0 3 q4的计算---灰渣比/灰渣含碳量 灰渣比----排渣份额 Aar+apz~100% 石灰石脱硫对烟气量的影响 4 q5的计算---散热面积与温度-DIN 5 q6的计算---灰渣比/渣温Tpz=Tb-54oC 6 q7(脱硫热效应)的计算 7 q8(电机增益)的计算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效率 燃烧效率 典型床温控制在850~900℃ 飞灰再循环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风温度 目的------降低排烟温度---锅炉效率 燃料及石灰石粒度要求 启动床料的要求 二 炉膛设计 空塔速度—5.0m/s—压力温度修正后 高度---受热面布置/燃烧效率 分离器数量-成双布置 宽度深度比------1.8~2.2 炉膛形状 底部设计-1 底部设计-2 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风比例 Vdaf (%) 一次风比例 贫煤或无烟煤 20 ~65(75) 烟煤或褐煤 20~40 ~60 烟煤或褐煤 40 ~50 布风板 风帽1 风帽2 燃烧室高度选择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室高度 水冷壁传热 水冷壁传热问题 相同条件下 传热系数 面积系数 面积利用率 ?51-75.2 153.6 94.099 98.11 ?51-80 150.0 90.756 97.68 ?51-100 143.9 80.278 100.28 ?60-78 163.9 101.58 100.61 ?60-80 161.6 100 100 ?60-100 147.6 87.674 97.93 ?60-105 145.9 85.326 98.26 炉内受热面 启动燃烧器-床上点火 启动燃烧器-床下点火 三 循环系统的设计 分离器1 分离器2 阀体的设计 回灰点设计 给煤点的选择 四 对流受热面的设计 烟气速度 工质速度 磨损--传热--积灰 受热面的优化—错列/顺列 对流受热面烟气流速范围 尾部受热面的传热 五 分离器作用的分析 鼓泡流化床或湍流床和气力输送叠加的燃烧技术 处于鼓泡床和气力输送燃烧之间 循环流化床 的内外循环 循环流化床气固两相流性质 物料浓度分布 --贴壁流 形成浓度分布是有条件的 --分离器 --回送装置 --物料来源 浓度分布是有意义的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历程 国外 -Lurgi / Alhstrom / EVT / AEE / Alstom -Foster Wheeler -Deutsche Babcock 国内 -大量的鼓泡床经验 -带飞灰再燃的鼓泡床 -误区------“鼓泡床拉拉长” 发展经历决定了对分离器的理解 高效分离-旋风分离器 简易分离-高效补偿 简易分离-无补偿----带埋管-改进型鼓泡床 简易分离-无补偿-不带埋管----出力不足 出力不足 分离器作用的一般认识 对分离效果的认识误区 -燃烧效率 -磨损等 的分析全部归结到分离器 分离器作用的一般理解 同时存在的对分离效果的认识误区 -燃烧效率 -磨损等 的分析全部归结到分离器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的描述 气泡存在的客观性及必要性 颗粒循环的动力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的分析 气固两相流动过程 循环流化床气固两相流分布特点 分离器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物料循环对床温的平衡作用-- 低温回灰 中温回灰 高温回灰 床料分析 100-300?m;4~6m/s; 外加床料,多采用沙子或外加灰; 少量的细粉燃料; 新添入的和已经失效的脱硫剂; 煤里自身的灰份。 循环系统保存效率 分离器不同对飞灰粒径分布的影响 飞灰及其中碳的形成过程分析 循环流化床锅炉用的气固分离器 颗粒尺寸与分离器 l 切割粒径 l 分级分离效率 l 总分离效率 l 粒径分布 分离器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效率的影响 贫氧区的存在 燃烧中大颗粒失活过程-磨耗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效率 燃烧效率 典型床温控制在850~900℃ 飞灰再循环 分离器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