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标)2017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课时作业(九)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课时作业(九)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基础训练]
1.(2017·吉林长春模拟)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答案:A 解析:为保证等效,必须把橡皮条的某一端拉到同一点,故A正确;实验中还要记录拉力的方向,故B错误;两拉力的夹角可以是其他的合适角度,C错误;实验中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最大量程,因此开始时弹簧测力计示数要小于最大量程,D错误.
2.如图甲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答案:(1)F′ (2)B
解析:(1)实验中F是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的,而F′是通过实验方法得出的,其方向一定与橡皮筋的方向相同,由于实验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因此理论值和实验值存在一定的偏差.(2)本实验中两个拉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李明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如图所示.
(1)试在图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并用F表示此力.
(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越大越好
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且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则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
(3)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__的实验结果.(力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力)
答案:(1)见解析图 (2)AC (3)甲同学
解析:(1)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即以F1、F2为两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就表示合力F,并标上箭头表明方向,如图所示.
(2)两分力可以同时大于合力,选项A正确;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不能太大或太小,选项B错误;只有保证结点在同一位置才能说明作用效果相同,选项C正确;若两个分力的大小变化而方向都不变,则合力必定变化,选项D错误.
(3)作图法得到的F必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单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一定与橡皮筋共线,故甲同学的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
4.(2017·广东广州模拟)一同学用电子秤、水壶、细线、墙钉和贴在墙上的白纸等物品,在家中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如图甲,在电子秤的下端悬挂一装满水的水壶,记下水壶________时电子秤的示数F.
(2)如图乙,将三细线L1、L2、L3的一端打结,另一端分别拴在电子秤的挂钩、墙钉A和水壶杯带上.水平拉开细线L1,在白纸上记下结点O的位置、________和电子秤的示数F1.
(3)如图丙,将另一颗墙钉B钉在与O同一水平位置上,并将L1拴在其上.手握电子秤沿着(2)中L2的方向拉开细线L2,使________和三根细线的方向与(2)中重合,记录电子秤的示数F2.
(4)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电子秤拉力F、F1、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的图示,若________,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
答案:(1)静止 (2)三细线的方向 (3)结点O的位置 (4)F和F′在误差范围内重合
5.某同学找到一条遵循胡克定律的橡皮筋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了如下实验:
(1)将橡皮筋的两端分别与两条细线相连,测出橡皮筋的原长;
(2)将橡皮筋一端用细线固定在竖直板上的M点,在橡皮筋的中点O再用细线系一重物,重物自然下垂,如图甲所示;
(3)将橡皮筋另一端用细线固定在竖直板上的N点,如图乙所示.
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橡皮筋两端连接的细线长度必须相同
B.要测量图甲中橡皮筋Oa和图乙中橡皮筋Oa、Ob的长度
C.M、N两点必须在同一高度处
D.要记录图甲中O点的位置及过O点的竖直方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秋季版)广东省佛山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
- (2017年秋季版)广东省佛山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导学案 北师大版.doc
- (2017年秋季版)广东省佛山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强化中央集权的北宋政 治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
- (2017年秋季版)广东省佛山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导学案 北师大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新闻通讯 二十二《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 苏教版.ppt
- (全国卷I)2017年秋高考地理信息卷(二)(含解析).doc
- (2017年秋季版)广东省佛山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宋金南北对峙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
- (2017年秋季版)广东省佛山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导学案 北师大版.doc
- (2017年秋季版)广东省佛山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隋唐的社会气象课件 北师大版.ppt
- (2017年秋季版)广东省佛山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科技发明与唐诗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新课标)2017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课时作业(十三)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二).doc
- (新课标)2017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课时作业(七)受力分析 共点力平衡.doc
- (新课标)2017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课时作业(八)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doc
- (新课标Ⅲ专用)2017年高考英语专题复习 专题十六 书面表达课件.ppt
- (新课标)2017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课时作业(六)力的合成与分解.doc
- (新课标)2017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 课时作业(二十七)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doc
- (新课标)2017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 课时作业(二十一)功 功率.doc
- (新课标)2017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 课时作业(二十三)机械能守恒定律.doc
- (新课标)2017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 课时作业(二十二)动能定理及其应用.doc
- (新课标)2017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 课时作业(二十五)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doc
最近下载
- 基坑支护内支撑梁拆除施工方案.docx VIP
-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游戏》课件(整套)教学PPT(2024年秋-新教材).pptx VIP
-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游戏》教学课件(整套)PPT(2024秋-新教材).pptx VIP
- GBT6058-2005 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制备和内压试验方法.pdf
- GB╱T 23711.1-2009 氟塑料衬里压力容器电火花试验方法.pdf
- 7m焦炉推焦车的结构特征.pdf
- 研发领料单模板.docx VIP
- 辽宁省技工学校审批表.doc VIP
- GB 26501--2011 氟塑料衬里压力容器 通用技术条件.pdf
- 施工放样报验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