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新闻通讯 二十二《新闻两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结构,能够通过标题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
2.从新闻的主体人手,把握新闻内容的阅读方法。
3.可以指导学生先看新闻联播,了解主持人在阅读不同内容新闻的语气、语速
教学难点:
(1)从新闻的主体人手,把握新闻内容的阅读方法。
(2)可以指导学生先看新闻联播,了解主持人在阅读不同内容新闻的语气、语速在阅读新闻中能准确找出新闻的要素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请学生谈谈对标题的感受和理解。
新闻的标题概括了所要报道的事实。“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既交代了渡江部队的数量,又体现出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横渡”表现了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2.合作探究:
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出示幻灯片)
1.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2.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3.精读课文(可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4.文章段落的主要意思。
【明确】第一部分(第1、2句),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第二部分(从“20日夜起”到文末),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大意义。
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渡江人数。
第二层(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到文末),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第二课时
3.交流展示:1.文章是抓住“横渡长江”来写的。与“横渡”的“渡”有关的词语有哪些?与“敌我双方交战情况”有关的词语有哪些?
【明确】与“渡”有关的词语:“冲破”“渡至”“渡过”“渡完”等均是。与“敌我双方交战情况”有关的词语:写我方的有“歼灭”“击溃”“控制”“封锁”“切断”等;写敌方的有“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抵抗”“微弱”“泄气”“毫无作用”等。通过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师展示渡江战役指挥示意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
【点拨】提出要求:对照示意图,能够复述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两位学生一组,彼此照着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
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复述较好的同学,准备请他(她)上黑板前面复述。请刚才发现的复述较好的一位同学指图复述,其他同学静听。然后,指出其复述的不确之处。
【说明】利用复述这一方法,引导学生理清三路大军渡江的情况,从而认清本则新闻主体的内容。学生指图复述时,教师可随之板书如下,增强学生认识本文内容的条理性。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3.本文是一则新闻,客观、真实地报道渡江战役的经过,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感情。请你找出一两处带有较强感情色彩的语句,读一读。
【提示】让学生自由找一些句子读一读,老师要给予点拨,指导学生在朗读时注意把握作者的感情,如“不料”是对汤恩伯的十分辛辣的嘲讽。用“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这一系列表示动态的词语,写出了人民解放军所向无敌、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在叙事中插入议论,扼要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士气悬殊的情况,指出了渡江战役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增强了新闻的思想性。议论之后,详细叙述了东路军的强大攻势和辉煌战果:“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揭露敌人不堪一击的腐朽本质
总结反思 拓展延伸
【总结反思】详略得当,写法有异有同。
主体部分分写三路大军渡江作战的情况,都交代了时间、地点、战况,而又写得有详有略。中路军写得简略,西路军写得较详,除具有中路军所记的内容外,还记叙了我军占领南岸广大地区、进军方向以及敌军溃退的情节,分析了我军胜利的原因。东路军写得更详细,叙述战况基本上与西路军相同,同时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战果和这一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第2课 苏联的崛起教案 北师大版.doc
- 2017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全球战火再起 第7课 疯狂的战车教案 北师大版.doc
- 2017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和平与发展 第19课《机遇与挑战》教案4 北师大版.doc
- 2017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和平与发展 第19课《机遇与挑战》教案1 北师大版.doc
- 2017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两极下的竞争 第14课 殖民废墟上的重建教案 北师大版.doc
- 2017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8、9的乘法口诀教案 西师大版.doc
- 2017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倍的认识教案(一) 西师大版.doc
- 2017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分一分教案 西师大版.doc
- 2017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案 西师大版.doc
- 2017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教案(三) 西师大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新闻通讯 二十二 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练习 苏教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新闻通讯 二十二《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新闻通讯 二十二《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 苏教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新闻通讯 二十二《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实 录 苏教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学案 新人教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逆流勇进 9 寂静的山岭震撼苍穹《附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诗词拔萃 26 古代诗词二首《卖炭翁 》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诗词拔萃 27 现代诗二首 再别康桥同步练习 苏教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诗词拔萃 27 现代诗二首 回延 安同步练习(答案不全) 苏教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诗词拔萃 27《再别康桥》教案 苏教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