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焦点人物严凯泰的金汤匙留得不易
《焦點人物》 嚴凱泰的金湯匙留得不易
不同於台灣一般企業家第二代,都是父母逼、推著孩子出國念書,嚴凱泰隻身赴美,卻是14歲的他,向萬般不捨的母親「求來的」,當時一同念書的同輩雖然羨慕他的優渥生活,但也不時指著路上跑的裕隆汽車對他冷嘲熱諷,「我當然知道裕隆有問題,可是我怎能一起跟下去罵?」嚴凱泰回憶,這樣的不平使他近20年背負著一種屈辱,雖然「別人是生病時吃蘋果,我是生病時不吃蘋果的」,但從他懂事起心頭就沒有「小王子」的尊榮,「極端的虛榮、極端的悲哀、與極端不平等,」他說:「我如果不離開台灣,就一定崩潰!」。
【孤獨童年】嚴凱泰成長與接班史1965年/出生,為家中獨子,為父親嚴慶齡、母親吳舜文之獨子。父親出身上海棉鐵之家,為留德工程師,母親則
出身江蘇常州紡織世家,曾在東吳大學擔任教授。1975年/父親因腦神經萎縮症臥病。1979年/自己決定赴笈美國念書,脫離「極端悲哀、虛榮與不平等」的環境。1981年/父親逝世,影響他一生最大之事。1986年/裕隆自行設計研發的第一部車「飛羚101」問世1988年/裕隆與原有經銷體系國產汽車分家,福特六和市佔率首度超越裕隆,而裕隆也開始籌組自己的行銷通路【臨危接班】1989年/正值裕隆風雨飄搖時,自美返國扛下龐大家業,6月開始進入集團決策核心,時年24歲。1990年/擔任裕隆集團首席副總經理,正式接班。1991年/與台元籃球隊女將陳莉蓮結婚。1993年/裕隆開始連虧3年,喝酒喝得最兇之時,因為「許多事情永遠無解」。1995年/10月實施廠辦合一,RD工程中心、新店廠與台北辦公室全部集中至苗栗三義廠。1996年/裕隆因連續虧損,被調降為第二類股。【少主中興】1996年/1月正式推出Cefiro1997年/裕隆因Cefiro銷售成功而一年大賺70億,也打破「國產車售價跨不過70萬」的緊箍咒2000年/籌劃裕隆汽車水平周邊事業,擬定成為「汽車移動價值鏈領導者」願景;開始與東風集
團合作,於廣州花都成立風神汽車。2002年/中國加入WTO,汽車市場快速擴大,裕隆與風神汽車的合作初嚐豐收果實。2003年/將TOBE服務推至第四、五階段;在中國則持續與風神汽車合作,推出東風三號,集團
總營收超過2000億台幣。
不同於台灣一般企業家第二代,都是父母逼、推著孩子出國念書,嚴凱泰隻身赴美,卻是14歲的他,向萬般不捨的母親「求來的」,當時一同念書的同輩雖然羨慕他的優渥生活,但也不時指著路上跑的裕隆汽車對他冷嘲熱諷,「我當然知道裕隆有問題,可是我怎能一起跟下去罵?」嚴凱泰回憶,這樣的不平使他近20年背負著一種屈辱,雖然「別人是生病時吃蘋果,我是生病時不吃蘋果的」,但從他懂事起心頭就沒有「小王子」的尊榮,「極端的虛榮、極端的悲哀、與極端不平等,」他說:「我如果不離開台灣,就一定崩潰!」。24歲便得接下沉重家業 往機場的路上,他帶了幾捲鄧麗君與劉家昌錄音帶,送行的父親坐在車上一路叮嚀去的,而再次回國時,則是在醫院的冰庫裡見了老爹最後一面。在母親延攬中央大學任教的朱信博士出任總經理,欲藉國人第一部自製車款「飛羚」帶動裕隆轉型之際,嚴凱泰在美國自己洗衣燒飯,還跟著垃圾車巡迴社區打工來賺錢。即使在冷冽的拾荒日子中,他想的還是「如何救起裕隆」,從小的經驗讓他理解到:瞬間的發狠振作,難以讓裕隆振衰起弊,因為太多的員工是「短視的好人」,革命必先革心,但要這些叔叔伯伯認識新世界,可比父親「要為中國人的車子裝上輪子」那般霸氣,更難上好幾分。 出去時很孤獨,回國接班時也很倉促。1988年,一直以製造為本業的裕隆,正面臨主要經銷夥伴國產的拆夥風波,加上先前秘密進行研發「飛羚」時,裕隆與技術母廠日產(Nissan)關係緊張,母親吳舜文可說心力交瘁。嚴凱泰在一次接受電視專訪時回憶,當時是接到一位父執輩打電話告訴他,「該是回來的時候了」,「是指學校放假的時候嗎?」嚴凱泰一時間還不太了解發問,「不,是明天!」促使他在24歲,一般年輕人初出社會不久的年紀,便得接下沉重家業。與其他企業家第二代不同的是,嚴凱泰正式投入這個父母親一手打造的事業時,不是輕鬆接棒,而是在稱霸市場28年後,裕隆風雨最飄搖的時刻,奮力接下這個年紀比他大上12歲,員工超過5000人的龐大企業體,「當時我還跟我朋友講,若我接不下來,我就去念軍校,」嚴凱泰回憶當時的心情,很興奮,但也充滿徬惶,雖然他心裡有準備,但他沒料到:這才是《鐵約翰》童話裡「灰燼、貶抑與憂傷」的開始序曲。進退維谷的處境 兩件任務讓他進退維谷,使他在公司裡抽大量的白長壽香煙,下了班深夜還喝上一月上半打的白蘭地。其一:是各路老員工紛紛來「進忠言」,卻少有人聽得下他的分析和道理(一位老同事除了告訴他「現金快不夠了」,也告訴他:「你回來,實在看不出你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