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统计学》第七章 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5 20101129111436906
例子: 18个独生子女与7个同龄第二胎学生自学能力得分如表7.5所示,问独生子女与第二胎学生自学能力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教科书第154页) (3)将实际计算得的t′值与t′的临界值比较,根据表7.6中的t′检验统计决断的规则作出统计决断。 因为|t′|=5.9813.090,P0.01 所以,要拒绝零假设,其结论是:第二胎同龄学生的自学能力极显著地优于独生子女。 第五节 方差齐性检验 定义:对两个总体的方差是否有显著性所进行的检验称为方差齐性(相等)检验。 一、F分布 从方差相同的两个正态总体中,各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分别求出各自所属总体方差的估计值,并计算这两个总体方差估计值的比值,这个比值叫做F比值,用公式表示为: F分布的特点是: 1.F分布是一簇分布,随分子和分母的自由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分布曲线(见P159)。 2.F分布是正偏态的,即一簇正偏态的曲线(不过,随着分子和分母自由度的增大而逐渐趋于正态)。 3.F比值都是正的。 4.由于计算F比值时总把大的方差估计值作为分子,小的作为分母,所以F比值≥1。 F检验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提出假设 第二步:选择检验统计量并计算其值 第三步:一般情况下,经常应用的是右侧F检验。 第四步:统计决断 查附表3(第394页)。 例子: 例1:教科书160页; 例2:教科书162页。 解:1.提出假设 2.计算检验的统计量 3.确定检验形式 双侧检验 4.统计决断 (1)先根据自由度 查t值表双侧检验的临界值,分别找到0.05显著性水平的t临界值 及0.01显著性水平的t临界值 (2)将t的临界值代入t′临界值的计算公式中(用多种算法,可以只选择其中的一种),得0.05显著性水平t′临界值的近似值为: 0.01显著性水平t′临界值的近似值为: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第二版).ppt
- ★自考必备☆《自考完全指导手册》(你值得拥有...)1.doc
- 《 实训》教案与教学设计--参考.doc
- 《公路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综合练习.doc
- 《农村初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
- “亲近自然”理念下的幼儿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doc
- AHK教学安排.ppt
- 《员工试用转正规范》.doc
- 《学前卫生学》作业.doc
- 《幼儿园保教实习指导》教学大纲.doc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陈琦主讲)——第八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第二节).ppt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统计学》第五章 概率及概率分布6 20101129110623515.ppt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统计学》第七章 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2 20101129111505812.ppt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统计学》第六章 抽样分布及总体平均数的推断3 20101129111338593.ppt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统计学》第五章 概率及概率分布1 20101129110726906.ppt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统计学》第五章 概率及概率分布5 20101129110753953.ppt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统计学》第九章 总体比率的推断2 20101129111907843.ppt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课件——02-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ppt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统计学》第八章 方差分析1 20101129111736953.ppt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统计学》第十章 卡方检验3 20101129111840359.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