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世界陆地与海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 世界陆地与海洋

陆间海 是介于两、三个大陆之间的海,深度较大,形似湖泊,有海峡与外海或大洋相通。 如:南、北美洲大陆之间的加勒比海,亚欧大陆与非洲大陆之间的地中海等。 内海 四周被陆地包围,仅有海峡与大洋相通的海。 如:渤海、波罗的海。 海湾:向陆地凹进的海域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陆地地形 *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第3讲 陆地和海洋 陆地38% 海洋62% 陆地20% 海洋80%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 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 陆地:大陆、岛屿、半岛、大洲、地峡 大 陆 海 洋 岛屿 半岛 群 岛 面积广大的陆地 面积较小的陆地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 陆地伸向海洋的部分 陆地:地球表面未被水体淹没的部分 陆地的有关概念 中美地峡 苏伊士地峡 地峡:两端连接大块陆地, 两侧濒临海洋的狭窄陆地。 洋:海洋的中心部分 海:海洋的边缘部分 海洋:地球上最广阔而且连续的水域。 海洋的有关概念 洋、海、海湾、海峡 边缘海 濒临大陆,另一边以半岛或岛屿为界,与大洋分隔开的海。 如:我国的东海和南海。 海洋的有关概念 海的形态据其海陆相关位置,可分为边缘海、陆间海和内海 加 勒 比 海 洋、海、海峡、海湾、边缘海、陆间海、内海 地 中 海 波罗的海 洋、海、海峡、海湾、边缘海、陆间海、内海 内海——渤海 渤 海 辽东湾 渤海湾 北部湾 孟加拉湾 阿曼湾 波斯湾 亚丁湾 台湾海峡 琼州海峡 英吉利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马六甲海峡 台湾海峡 白令海峡 麦哲伦海峡 土耳其海峡 23°26′N 40°N 0° 0° 曼德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 40°E 180° 主要海峡 70°W 120°E 从鹿特丹到上海,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 英吉利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台湾海峡 曼德海峡 苏伊士运河 马六甲海峡 海底地形 大陆架 大陆坡 海沟 洋盆 海岭 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     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有一巨大的陡坡, 水深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 大陆漂移学说 观点: 1、全球岩石圈可以分为六大板块 2、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地壳较活跃 3、火山,地震等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板块构造学说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 火山地震带 说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分布区域并分析其对地形的影响。 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 海沟 东非大裂谷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消亡 海沟 太平洋西部岛弧 安第斯山脉 台湾山脉等 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屿和海岸山脉 陆洋板块相撞 消亡 喜马拉雅山系 阿尔卑斯山系 形成巨大的山脉 陆陆板块相撞 板块相撞相向移动 生长 东非大裂谷 红海、大西洋 海岭、裂谷或海洋 板块张裂 边界类型 举例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板块相对移动方向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红海的范围还会继续扩张 地中海将消失? 喜马拉雅山将继续长高 亚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东半球: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分布: 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白令海峡 巴拿马运河 德雷克海峡 呜呜大哭 ①因地壳运动引起陆地下沉或海面上升, 部分陆地与大陆分离成岛,如台湾岛。 ②由海底火山喷发的熔岩堆积而成,或 由珊瑚虫的分泌物和遗骸堆积的珊瑚礁构成。 夏威夷群岛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