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节脂类代谢
二、脂酸主要根据其碳链长度和饱和度分类 (二)脂酸根据其碳链是否存在双键分为 饱和脂酸和不饱和脂酸 (三)脂酸经β-氧化分解供能 2.脂酰CoA经肉碱转运进入线粒体 3. 脂酸的?-氧化的最终产物主要是乙酰CoA 脂酸的?-氧化 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基质后,在脂酸β-氧化多 酶复合体的催化下,从脂酰基的β-碳原子开始, 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及硫解等四步连续反 应,脂酰基断裂生成1分子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 的脂酰CoA及1分子乙酰CoA。 3.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生理情况下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 长期饥饿、糖供应不足时,是脑、肌肉组织主要的供能物质(酮体溶于水,分子小,能通过血脑屏障及肌肉毛细血管壁)。 可减少糖的利用,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恒定,防止肌肉蛋白质过多消耗。 正常情况下血中仅含少量酮体,但饥饿、高脂低糖或糖尿病时,酮体生成过多,可引起酮血症(ketonemia) 、酮尿症(ketonuria)或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 胞液乙酰CoA的来源柠檬酸-丙酮酸循环(citrate-pyruvate cycle) 乙酰CoA羧化酶: 脂酸合成的关键酶,辅基为生物素,是一种别构酶 柠檬酸、异柠檬酸 单体(无活性) 多聚体(有活性) 长链脂酰CoA 磷酸化(无活性) 去磷酸化(有活性) 软脂酸合成与分解的区别 脂酸碳链的加长 (2) CDP-甘油二脂合成途径—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心磷脂 载脂蛋白的功能 1、结合、转运脂质,稳定脂蛋白结构 载脂蛋白具有双性α-螺旋结构。 2、可参与脂蛋白受体的识别 B100、E识别LDL受体;AI识别HDL受体。 3、调节脂蛋白代谢关键酶的活性 apoAⅠ 激活LCAT(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 apoCⅡ 激活LPL(脂蛋白脂肪酶) apoAⅣ 辅助激活LPL apoCⅢ抑制LPL apoAⅡ 激活HL(肝脂肪酶 ) 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 脂蛋白脂肪酶 (lipoprotein lipase, LPL) 肝脂肪酶 (hepatic lipase, HL) 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 , LCAT) 脂酰 CoA: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acyl-CoA: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 ACAT) 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 催化胆固醇从卵磷脂接受 脂酰基发生酯化反应 乳糜微粒的代谢: 极低密度脂蛋白 血脂的功能 CM: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 VLDL: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 LDL:转运内源性胆固醇 HDL:逆向转运胆固醇 胆固醇 维生素D3 脂蛋白脂肪酶(LPL):催化脂肪降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脂酰CoA :胆固醇脂酰转移酶(ACAT)催化胆固醇发生酯化反应 (四)脂蛋白的结构 3-磷酸甘油的形成 脂肪细胞缺乏该酶,不能利用游离甘油。 (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胆碱) (二磷脂酰甘油) 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 三磷酸肌醇 磷脂酰肌醇 缩醛磷脂类似于磷脂酰肌醇,缺乏时导致罕见的康-亨综合症,又称点状软骨发育不良,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传递神经冲动) 三、甘油磷脂的合成与降解 (一)甘油磷脂的合成 1. 合成部位:最重要为肝、肾、肠细胞内质网 2. 合成原料及辅因子 * 甘油、脂酸 糖转化、食物 * 胆碱、乙醇胺 Ser、Met转变、食物 * 丝氨酸、肌醇 食物 * ATP、CTP(供能) CH3 CDP-含氮碱的合成 主要合成磷脂酰胆碱和 磷脂酰乙醇胺,体内含 量最多。 甘油磷脂合成还有其他方式 ,如 磷脂酰胆碱由磷脂酰乙醇胺从S-腺苷甲硫氨酸获得甲基生成。 磷脂酰丝氨酸由磷脂酰乙醇胺羧化或其乙醇胺与丝氨酸交换生成 。 甘油磷脂的合成在内质网膜外侧面进行。最近发现,在胞液中存在一类能促进磷脂在细胞内膜之间进行交换的蛋白质——磷脂交换蛋白——催化不同磷脂在膜之间进行交换——更新其磷脂。 利于肺泡扩张。 溶血磷脂2 溶血磷脂1 胆固醇的生理功能 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对控制生物膜的 流动性有重要作用; 是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及维生素D 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 乙酰CoA → 甲羟戊酸 →鲨烯 → 胆固醇 (30步酶促反应,三个阶段) (6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SH 0706-2016 金属材料验证性检验导则.pdf VIP
- 明清天主教文化传入中国的文化因素.docx VIP
- 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八省联考)英语试题及答案.pdf VIP
- 晚晴簃诗汇--卷一百四十九 .pdf VIP
- 物流项目管理第一章.ppt VIP
- 物流项目管理案例分析.docx VIP
- [黔西南]2024年贵州黔西南州红十字会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解题思路分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现代数值计算(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黔西南]2024年贵州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解题思路分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4年05月贵州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