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埃尔温﹒薛定谔介绍.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埃尔温﹒薛定谔介绍

薛 定 谔 生 平 简 介 家 庭 背 景 教 育 经 历 学 术 历 程 社 会 活 动 巨 星 陨 落 宗 教 信 仰 所 获 奖 励 奇 闻 轶 事 情 商 年 谱 一、名片 中文名 埃尔温﹒薛定谔 外文名 Erwin Schr?dinger 出生 1887年8月12日 奥地利维也纳 逝世 1961年1月4日 奥地利维也纳 国籍 奥地利 研究领域 物理学 弗罗茨瓦夫大学 ,苏黎世大学 任职于 柏林大学 ,牛津大学,格拉茨大学, 都柏林高级研究学院 母校 维也纳大学 二、生平简介: 1957一度病危。1961年1月4日,在奥地利的阿尔卑巴赫山村病逝。 1957接受德国高级荣誉勋章。还被许多大学和科学团体授予荣誉学位, 1956,回奥地利,成为维也纳大学物理系的名誉教授 1938受纳粹迫害,逃往都柏林 在都柏林高级研究所,工作17年 1927年接替普朗克任柏林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 同年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 1921受聘瑞士苏黎士大学,任数学物理学教授,工作6年。院士。 1920移居耶拿,担任M.维恩的物理实验室助手 1913因大气中镭含量测定论文,获奥地利帝国科学院的海廷格奖 1906~1910,在维也纳大学物理系学习。1910获得博士学位 1887年8月12日生于维也纳一个油布工厂主的家庭 三、家庭背景: 与爱因斯坦和发现X射线的伦琴一 样,薛定谔也出生于一个手工业主的家 庭。他的父亲鲁道夫·薛定谔继承了家族 的油毡工厂,生意相当不错,足以保证全家无经济窘迫。使薛定谔从小生活在比较优裕的家庭环境中。 薛定谔的母亲血统是一半奥地利和一半英国,英国的一方是来自利明顿。薛定谔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学习英语和德语,因为他的父母二人都在家讲这两种语言。他的父亲是一位天主教的信徒,而母亲是一位路德教派的信徒。 四、教育经历: 在他的早期教育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来自他的父亲常常陪他玩耍嬉戏,注意保持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培养他对大自然中万事万物的广泛兴趣。父亲充分地利用了自己的良好教育和修养,耐心地在对话中诱导,在游戏中启发,与小薛定谔一起分享活泼有趣的精神生活,为小薛定谔的思想品格发展付出了无限爱心。薛定谔回忆他的父亲时说:“对于他的成长中的儿子来说,他是一个朋友,是一位老师,也是一名不知疲倦的谈话讨论的伙伴,他是一个陈列着所有吸引着我、令我着迷的事物的殿堂。” 薛定谔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健康成长起来。 1898年进入了文理高中,从1906年至1910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物理与数学并在1910年取得博士学位。 毕业后,在维也纳大学第二物理研究所工作,直到1920年以前主要在维也纳大学任教。 1920年移居耶拿,担任M.维恩的物理实验室的助手。 五、学术历程: 1910年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维也纳大学第二物理研究所工作,直到1920年以前主要在维也纳大学任教。 1921~1927年在苏黎世大学任教,开头几年,他主要研究有关热学的统计理论问题,写出了有关气体和反应动力学、振动、点阵振动(及其对内能的贡献)的热力学以及统计等方面的论文。他还研究过色觉理论,他对有关红-绿色盲和蓝-黄色盲频率之间的关系的解释为生理学家们所接受。 1913年与R.W.F.科尔劳施合写了关于大气中镭A(即Po)含量测定的实验物理论文,为此获得了奥地利帝国科学院的海廷格奖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服役于一个偏僻的炮兵要塞,利用闲暇研究理论物理学。战后他回到第二物理研究所。 1920年移居耶拿,担任M.维恩的物理实验室的助手。 1925年底到1926年初,薛定谔在A.爱因斯坦关于单原子理想气体的量子理论和L.V.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说的启发下,从经典力学和几何光学间的类比,提出了对应于波动光学的波动力学方程,奠定了波动力学的基础。他最初试图建立一个相对论性理论,得出了后来称之为克莱因—戈登方程的波动方程,但由于当时还不知道电子有自旋,所以在关于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理论上与实验数据不符。以后他又改用非相对论性波动方程──以后人们称之为薛定谔方程──来处理电子,得出了与实验数据相符的结果。 1926年1~6月,他一连发表了四篇论文,题目都是《量子化就是本征值问题》,系统地阐明了波动力学理论。 在此以前,德国物理学家W.K.海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