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城市建设史1-4章
井干式结构: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结构。这种结构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形如古代井上的木围栏。 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很少使用。 第二章 殷周时代的城市 三 周代的城市与城制 西周初年政治中心在丰京和镐京。遗址(瓦片)在今西安西南丰水的东西岸。 周武王时期,由于政治中心在黄河上游,对于下游商业中心不便统治,于是在周武王时期在洛阳附近建周王城。 周王城复原想像图 第二章 殷周时代的城市 四 殷周时代的邑、都、市、城、廓、国 (1)邑:泛指所有的居民点,奴隶主居住的邑为大邑,四野农夫居住的邑为小邑。 (2)都:凡是有宗庙、君王统治者的邑称为都。 (3)市(市井):中等规模的邑设市,这时的市相当于墟市、墟场。 (4)城——防御功能:“筑城以卫君”明确了城的功能。是为了保护君王的统治,或设沟壑,或设夯土城墙,或设木栅栏。 (5)廓:“造廓以守民”说明廓的功能是为了管理劳动人民。内为之城,外为之廓。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6)国:在周代,国与城意义相同。国在周代即“或”字,具有防御意义,而且国与土同义,体现统治阶级的权利。 第二章 殷周时代的城市 五 周代的都城城制及影响 (1)《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2)意义: ——《周礼.考工记》是春秋战国时期对周朝城市建设经验的总结。周代城制对中国古代城市有很大影响。它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如都城的规模,形制要按礼制的等级,城市布局方正严整,讲求秩序、体制、等级、尊卑等。对中国古代政治统治中心性质城市的城制有深远影响。 第二章 殷周时代的城市 小结:殷周时期城市特征 (1)城市政治强于城市经济,城乡差别不大。 (2)没有完整的城墙以及防御设施。一般均为版筑夯土墙。 (3)城内有完整的宫殿,宗庙和小型公建,公建占有一定比例。 (4)城市功能不完全,公建,宗庙,居住地段之间的空白地段,无建设 (5)市场在城市中不明显(墟场),手工业规模小,水平低。 第二章 殷周时代的城市 随堂练习 1.《周礼考工记》是( )时期记载周代王城布局形制的著作。 A 秦汉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西周 D 东周 B 2.商代青铜器一般用于以下哪些领域?( ) A 青铜礼器 B 青铜兵器 C 青铜工具 D 青铜农具 第二章 殷周时代的城市 ABCD 总结与思考 1. 城市产生的过程; 2.《周礼.考工记》城制描述及含义、影响; 3. 理解殷周时代的邑、都、市、城、廓; 4. 殷周时期的城市特征; 第二章 殷周时代的城市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一 社会背景(4点) 春秋战国时代,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 ,也是中华文化形成和丰富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铁工具出现并广泛运用于生产,标志着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手工业,商业发展也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的规模,数量增加,出现了不少商业都会。 这一时期学术思想百家争鸣,商业发达,战争频繁,因而使筑城与攻城、守城技术发展,形成了城市建设的高潮。 城市既是统治阶级的政治中心,也是商业手工业集中的经济中心。 二 城市建设 (1)燕下都(城与廓并列):今河北易县,是现存战国最大的城市遗址。 城市位于两河所所夹的河滩地带,分为内城(城)和外城(廓)两部分,设有城墙,城墙为版筑夯土墙。内城东侧设有城壕,内外城之间设城墙和运粮河,还有一定的防御功能。 城内还有一些利用土台筑成的夯土台,主要分布在内城的东北部区域以及内城北城墙的外围,考古发现,居住主要分布在内城和外城的南部,临中易河;手工作坊主要分布在内城的中部和北部,墓区位于内城的西北角。 燕下都城遗址示意图 居住区域 手工业作坊区域 墓区 河流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2)赵邯郸(城与廓并列) 公元前386年赵国都城迁至邯郸,建都历时159年。在今邯郸市区西南。 包括内城(大城)和宫城(王城),宫城由三个小城组成,平面呈品字形,西城比较规整。北城近似方形。有几处建筑群形成了一条轴线,可能是宫殿建筑群。 大城中大量是各类作坊和居住遗址。 赵都邯郸城遗址示意图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3)齐临淄(城与廓相重) 建于公元前4世纪,城址在今山东临淄城北。城市人口在30万人以上。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城市由大城和小城两部分组成。大城主要是居民点,工商业者和军队驻扎地。小城嵌在大城西南角,近似锯齿形,主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华讲师网-徐滢:沟通技巧.ppt
- 中华讲师网-曹玉峰:九型人格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ppt
- 中华讲师网:团队 信心 挑战.ppt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论企业家的修养.doc
- 中南民大编译原理实验报告.doc
- 中华讲师网:沟通技巧.ppt
- 中国中医药报剪辑.doc
- 中原-2010年绍兴杨汛桥镇商贸一条街项目前期定位思考-64页.ppt
- 中国书法院导师授课启示录.doc
- 中华讲师网:有效沟通.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