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义门陈氏宗谱第四卷
第四卷 江州义门陈氏
第一篇 序 论一、江州义门陈文化概述陈月海江州义门,位于今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村,唐开元十九年(731),其始祖陈旺开基建庄,至宋嘉祐七年(1063)奉旨分庄,合族同居332年,创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文奇迹。德法兼治 创造辉煌陈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慎重追远,舜帝是陈姓血缘亲祖,陈胡公妫满是陈姓得姓始祖。随着历史的变迁,陈国、南陈朝等先后退出历史舞台,陈姓后裔大多散居大江南北膏腴之地,生息繁衍。胡公第六十二代孙宜都王陈叔明的后裔陈旺于唐开元十九年(731)购田置产,建庄义门。从此,义门陈氏子孙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读,孝义传家,创造了十五代同炊、合族三千九百余口不分家的世界奇迹。《宋史?陈兢传》中写道“……昉家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余口(天福年间的人口数),不畜仆妾,上下姻睦,人无间言,每食必群坐广堂,未成人者别为一席。有犬百余,亦置一槽共食,一犬不至,群犬亦皆不食。”昉,即陈昉,江州司户陈衮之子,陈崇之孙,官至试奉礼郎,主家政三十五年,家业旺盛。其时创下的“百犬同槽,”堪称一绝。陈氏家族为什么能够长期义居,久聚不散?其中最根本点是其善于治家,这是稳定内部的决定因素。“治家之道,必从孝道始,”陈氏族人“以为族既庶矣,居既睦矣,当礼乐以固之,诗书以文之”(徐锴《陈氏书堂记》)。于是创立学堂,教化子孙。这是陈氏家族治家方略中的基本理念,也是坚持陶冶族人道德情操的必由途径。其目的是使家族每一个成员都能“大小知教,内外如一”,做到上下尊卑有序,和睦相处,齐心协力共建家族的繁荣。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家族人口的快速增长,单靠“以治家之道为人伦之本,欲隆风教之原,必从孝悌始”的儒教伦理来维系家族内部团结是不够的,还必须辅治于法。于是唐大顺元年(890),具有卓识远见的义门家长陈崇“恐将来昆云渐众,愚智不同,苟无敦睦之方”,遂立家法三十三条,其基本精神是“推功任能、惩恶劝善”,以约束和规范家族成员的伦理及日常行为。家法从家政管理、子孙教育、农桑生产、婚疾吊丧、日常起居和物质分配,以及刑杖处罚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保障了家族成员在经济上的“均等”、“和同”,“人无间言而守义范”,从而达到长期聚居不分的目的。在一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陈氏家族就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制定家法,依法治家,它充分显示了义门陈氏祖先的智慧和才能。从此,义门陈家在其宗族人伦基础上实施“德法兼治、恩威并施”的治家方略。“始者,陈氏二百人而家法行,三百口而义门立”。到宋太宗至道初(995),已是“宗族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闺(阖)门之内,肃于公府”(《宋史?陈兢传》)。到北宋中叶,义门陈家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富有特色的封建大家族。这个大家族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具有和国家相对应的各种功能,形成了典型的家国一体的社会模式。然而,义门陈氏何以要创立家国一体的社会模式呢?其中因由一时也说不清,但有一点必须肯定,即陈氏族人有施展才能的思想抱负!众所周知,陈姓人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曾多次大起大落,几经磨炼,具备了一定的齐家治国的才能;况且义门建庄离南陈朝覆灭仅隔142年,在这里不能说没有怀念旧国的影子,或许是继承他们先人的天赋,即便已是乡野村民,亦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长期义聚,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如这里“民俗朴实,服饰古野”、“近于淳古”(《九江旧府志?地理?风俗》、《宋史?陈兢传》);这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尔虞我诈和形形色色的欺蒙坑骗;这里人无贵贱,一律平等,有衣同穿,有饭同吃,同甘共苦;这里是“天民合一”,人的一生全由家族包下来,无须个人操心,日出而作,日没而歇;这里曾经一度形成“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的欣欣向荣局面。显然,它十分类似于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不过,按当时的条件,这种现象是不可能长久的。然而,它却为我国封建社会个体农民树立了一个理想的生活榜样,也是人类进步思想体系发展过程中一种表现形式,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义门陈文化的核心是忠孝节义,“孝”是放在首位的。它植根于中国封建王道文化的土壤中,宣扬的是“忠君爱国、奉公守法”的王道思想,因此在一定程度内,它受到封建大小统治者的青睐与保护。这是家族发展的外部条件,所以它有极强的生命力,在华夏氏族发展史上独树一帜,结下了丰硕的果实。发展教育、夯实基础为了使家族能长久发展,持续兴盛,义门陈氏十分重视子孙的教育。在家族经济还不富裕的情况下,曾先后创办了两级学校,优先发展教育。东佳书堂创立于唐龙纪年(889)前,是我国最早的书院之一,比白鹿洞学馆至少早半个世纪。东佳书院发展到宋代,成为江南著名的书院,“所藏帖与书,号为天下第一”(文德翼《求是堂集》)。起初,东佳书堂只限本族子弟入学。唐大顺元年(890),陈崇在《家法三十三条》中规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鲁教版化学复习课件--我们周围的空气.ppt
- 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ppt
- 中西方广场研究比较.ppt
- 中职语文第二册口语交际《演讲》.ppt
- 中高层团队打造--选用,育,留人.ppt
- 丰富多样的情绪 - 副本.ppt
- 中青旅的介绍.ppt
- 丰富多样的情绪PPT_3.ppt
- 丰富多样的情绪3 - 副本.ppt
- 丰富多样的情绪PPT 3.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