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位专家论 以强大的中国精神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编者按: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要“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此,本刊记者访谈了10位专家学者,请他们解读中国精神与中国梦。
●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国古代精神,使中国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分量
●一百七十多年民族发展历程凝成中国近现代精神,使中国精神具有明确的民族指向和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创造中国现当代精神,使中国精神迸发出巨大力量和绚丽光芒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构成中国精神的民族特质,使中国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中国精神的时代特征,使中国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建立在中国精神基础上的道路自信,使中国梦具有正确的实现途径
●建立在中国精神基础上的理论自信,使中国梦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
●建立在中国精神基础上的制度自信,使中国梦具有坚定的政治保证
●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心、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精神的继承者和铸造者,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
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国古代精神,使中国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分量
中华民族文化是在多样化的发展中逐渐统一的,在5000多年甚至更长时期多民族融合、多文化融合中,孕育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
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强调“天人合一”,重新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重视“协合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既重视各民族及其文化、宗教的分别性、独特性,又重视和合性、统一性。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主张仁爱、和为贵与协调性,爱好和平,反对以力服人。
刚健自强,生生不息。强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创造进取。倡导“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无数的仁人志士奋发前行,不屈服恶劣的环境、势力与外来侵略者的凌辱压迫,刚健坚毅精神代代相传。
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舍我其谁的抱负,強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气概,守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強调“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主义肯定人民是主体;人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的同意;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务。
整体把握,辩证思维。中国古代辩证思维发达,这属于理论思维,包含了抽象过程。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一两关系的对立与平衡。
经世务实,戒奢以俭。我国有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一,践形尽性,经国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理致用,反对空谈高调。又有尊重劳动的精神,倡导勤俭节约,力戒骄奢淫逸,鄙视不劳而获。
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中国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使中国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力量。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郭齐勇
一百七十多年民族发展历程凝成中国近现代精神,使中国精神具有明确的民族指向和奋斗目标
中国梦既是对170多年来中华民族奋斗历史中的渴望和追寻的概括,也是当下中国对自己的未来的期许;既是对中国人共同命运中凝聚的感情和力量的表达,也是对普通人个人的希望和追求的表达。
梁启超在1902年的《新中国未来记》中,写出了他对中国未来的期望:“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在中国面临危机的时刻,中国梦一直是支撑我们走向未来的最灿烂的希望和最坚定的信念。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从未中断过的文明。正是这种连续性给了中国人在近现代民族危亡的时刻一种坚定的力量和信念,自己的民族不可能在危机中沉沦,也必然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中国人在19世纪中叶之后的奋起,其实正是这种精神的具体而生动的体现。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中国历史的低点,我们体验了国运的衰败和3000年没有的大变局,中国人在这种转变中体验了痛苦和艰难,也有深沉的民族悲情和苦难记忆,由此也形成了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近现代民族精神。在这一精神的鼓励下,无数仁人志士开始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华民族向何处去的艰辛探索。
和一些国家所具有的殖民主义的历史完全不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没有侵略和掠夺他人,也没有扩张和占领,而是这个民族在追求自身崛起的路上也在表现出自己的“以德报怨”“和而不同”“扶弱抑强”的情怀。这些其实都是中华文化对人类的普遍价值的贡献和珍重。中国的发展其实不仅仅是这个民族本身的发展,也是中华民族期望的对人类做出贡献、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师大版一年级《咏鹅》新.ppt
-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 詹天佑.ppt
- 北师大版七下第六课第一站感受友谊.ppt
- 北师大版七下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共48张PPT).ppt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3-4单元复习内容.ppt
- 北京御园全面解读.ppt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最新课件田忌赛马11.ppt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共31张PPT).ppt
-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追《根》溯“园”-走进美国黑奴空间”精品课件(26页).ppt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计数法.ppt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