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借助标题 新人教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前四句是写洞庭湖的名句,后四句是感怀。面对洞庭湖,要渡过去却没有舟楫,暗喻自己想出仕建功 ,没有人引荐。“端居耻圣明”,端居指平居闲处,在圣明时即太平时,闲着不做事是可耻的。 《淮南子·说林训》: “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末联表示空有羡鱼的感情 ,希望对方推荐。这首诗的感怀部分,写得含蓄,不直白求荐。所用典故,与望洞庭湖密切结合,极为自然,而融化无迹。在抒怀方面,明明是求人引荐,却没有一句求荐的话, 是结合洞庭湖的描写,用“欲济无舟楫”来暗示, 并说自己不出来做事对不起这个时代。 对方原是宰相,“舟楫”这个典故用得极为得体。 这首诗是李诗中歌颂真挚友谊和抒写离别之情的代表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是从诗人的眼光和角度写孟浩然乘船在江中顺流而下,李白伫立楼前以目相送,船越行越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蓝天尽头遥远的水天相接处,最后只能看见长江仿佛是流向天边……这两句诗意蕴深远,李白在楼前伫立之久足见友谊之深长和心情之惆怅了。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 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借助标题解读诗歌的表达技巧 春行即兴(唐)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 全国卷】 【解读】 即兴,对眼前景物有感,顿生兴致而创作。由标题可预知用借景抒情法。诗中透露伤春、凄凉之情。 借助标题解读诗歌的表达技巧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借助标题解读诗歌的表达技巧 ? ? ? 标题可以帮助解读 【总结】 * * * * * 古代诗歌鉴赏 巧借标题 考点复习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思考】诗的主旨是什么? 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解读】 此为干谒诗。诗人以新妇自比,以夫婿、舅姑比张籍、主考官,含蓄表达考前担心作品不一定合主考心意,求张指点。 孟浩然 标题—— 解读诗歌的一把 钥匙 借助标题解读诗歌的内容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蚕 妇 借助标题解读诗歌的内容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蚕 妇 【解读】 标题点出所写人物。且结合标题“蚕妇”可知诗中“市”指“卖蚕丝”。该诗为刺世诗,批判了社会分配的不公。 借助标题解读诗歌的内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借助标题解读诗歌的内容 (唐)虞世南 【注】緌ruí:借指嘴。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 借助标题解读诗歌的内容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反思型美术教师的成长.ppt
- 发热-科普宣教2.ppt
- 发热的急救护理.ppt
- 发现你身上的“沉香”.ppt
- 发言稿 -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ppt
- 发电厂QC成果-降低脱硫CEMS在线监测系统故障次数.doc
- 变换选用句式题目.ppt
- 变脸201426_4c5b662f9ab77.ppt
- 变脸课件---课堂.ppt
- 变色龙(生).ppt
- AGS2602 TVOC传感器用户手册说明书-中文版 A1-20240313.pdf
- i7530a_用户操作说明书手册_简体.pdf
- AFG1系列齿轮流量传感器用户手册说明书-中文版 A0-202503.pdf
- db-8225_8325_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AGP11系列用户手册说明书(中文版) A0-202502.pdf
- GW-7238D_用户操作说明书手册_v1.0_英语.pdf
- GSM_dotNet_Library_用户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_V10_英语.pdf
- AGS2620 TVOC传感器用户手册说明书-中文版 A1-20240313.pdf
- GT530_用户操作说明书手册_v12.pdf
- GSM_Library_用户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_V1.10_英语.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