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唐宋诗词鉴赏第五课《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ppt

唐宋诗词鉴赏第五课《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宋诗词鉴赏第五课《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

紫蝶黄蜂俱有情 咏物抒怀 一、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二、了解咏物诗中寄托的感情类别 三、掌握鉴赏咏物诗的思路 咏物言志诗 即事感怀诗 写景抒情诗 咏物感怀诗 景事物是形 情怀志是神 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托物言志。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菊花的 高尚气节 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 咏物抒怀诗的类型 一、直接描绘物象,绘形绘声绘色,以求精确逼真或传神。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托物寓意,借物言志,借题发挥,由此及彼。 它又包含以下两种情况:一种表现或影射社会现状,如《诗经》中的《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病牛》李纲 耕田千亩实千箱,精疲力竭谁抚伤。 但求众生皆得饱,何辞羸病卧残阳? 另一种抒发个人情志(托物言志、咏物抒怀),如郑板桥的《竹石》。 《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咏物诗的特点 (1)常以所咏之物为题,或者可以从题目看出所咏之物。 (2)抓住物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 如,写青松的“挺”“直”,这是形态描写;写梅花像雪一样洁白,这是色泽描写;写“大雪压”“凌寒”“出深山”“烈火焚烧”,这些都是外部环境描写。阅读其他咏物诗,会发现,基本上每一首咏物诗都有这一特点。 (3)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寄托作者的情志。 托物言志 对比 拟人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菊 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托物言志 对比 比喻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托物言志 象征 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比喻、象征、对比、 烘托、拟人 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 1、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官仓鼠体形大、胆子大 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统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 2、抒发自身的愁情幽愤。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春柳繁盛、秋柳枯凋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 3、表达志向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一支先开,幽香素艳 希望他年应时而发,在京城独占鳌头 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指囚徒③玄鬓,指蝉 高唱、难飞 高洁的品性、政治上不得意 5、表达喜好和兴趣。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花中最后凋谢 对菊花的喜爱 6、借事物讽喻 金钱花 罗隐 占得佳名绕树芳, 依依相伴向秋光。 若教此物堪收贮, 应被豪门尽劚①将。 注:劚,zhú,掘、砍 形如铜钱,娇美可爱 戳穿了剥削者残酷无情、贪得无厌的本性 1、看题目,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 2、整体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紧扣文本。 3、找“物”与“人”的契合点,联系写作背景,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架空分析情感。(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讽刺时世,或流露人生态度,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 4、关注表现手法。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反衬等手法。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的手法。 鉴赏咏物诗要注意 * 贺诗是纯粹的咏柳,通过比喻,引人联想想象,使人感到清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